资源中文名称 | H5N1禽流感病毒雪貂模型 |
---|---|
资源英文名称 | |
疾病概述 | 禽流感依据其对禽类的致病能力大小可以分为三个程度: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致病性。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包括H5和H7 两个亚型。但并非所有的H5 和H7 都是强毒株。人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H5N1亚型禽流感引起的症状较重,病死率高。1997年,香港一名3岁的男童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共有18个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6人死亡。之后相继有 H9N2、H7N7 亚型禽流感感染人类和 H5N1 亚型再次感染人类的报道,禽流感与人禽流感的关系开始倍受关注。2003年12 月中旬开始至今,朝鲜、越南、泰国、韩国、日本和中国等10 余个亚洲国家先后暴发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并且再越南、泰国、柬埔寨以及印度尼西亚出现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病例。据最新资料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已证实泰国、越南和柬埔寨以及印度尼西亚自2004年1月起截至到2005年8月20日共有112人感染,其中导致57人死亡。而H7N7感染引起的症状相对较轻仅以眼角结膜炎和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为主。追溯历史,有报道的第一次禽流感感染人的事件发生在上个世纪的70-80年代的几例以自限性结膜炎为临床特征的H7N7感染病患。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03年荷兰一家农场有近80名工人及家属被确诊为H7N7感染,他们以眼部感染和呼吸道症状为主,其中一名兽医死亡,他的家人未接触病禽但也被证实H7N7感染。这起事件具有有限的人传人的证据。 |
实验动物背景信息 | 雪貂呼吸道解剖结构上下呼吸道分腔明显,受体分布与人极为接近,是迄今为止最为敏感的流感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它对人流感病毒高度易感,病毒不经适应即能使雪貂致病,并易传播给雪貂和人。在自然条件下,雪貂一般也是通过呼吸道吸入病毒的方式感染流感病毒,其感染后的发病过程和机体反应也与人体相似。雪貂除对人流感病毒高度易感外,对禽流感、猪流感病毒也十分敏感,且感染后出现典型症状。 去势雪貂(Mustela Pulourius Furo),4-10月龄,500-1000克。 实验前进行血清学检查,HI方法检测H1N1,H5N1抗体,抗体阴性为合格雪貂方可入组实验。 |
模型制作方法 | 该研究项目在BSL-3 实验室中进行。病毒株为H5N1 A/ Vietnam/1203/2004,雪貂经过轻度麻醉后滴鼻感染病毒。实验的观察期为5天。皮下植入体温芯片用于监测体温、体重变化。每日观察雪貂临床症变化,在感染后第5天处死动物,取组织样本用于监测病毒复制动力曲线和动物感染后组织炎症反应检查。 |
动物模型的评价与验证 | |
保存方式 | |
更多相关 | 动物模型制备 |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8
邮箱:
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