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文名称 | H5N1禽流感病毒小鼠模型 |
---|---|
资源英文名称 | |
疾病概述 | 禽流感依据其对禽类的致病能力大小可以分为三个程度: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致病性。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包括H5和H7 两个亚型。但并非所有的H5 和H7 都是强毒株。人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H5N1亚型禽流感引起的症状较重,病死率高。1997年,香港一名3岁的男童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共有18个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6人死亡。之后相继有 H9N2、H7N7 亚型禽流感感染人类和 H5N1 亚型再次感染人类的报道,禽流感与人禽流感的关系开始倍受关注。2003年12 月中旬开始至今,朝鲜、越南、泰国、韩国、日本和中国等10 余个亚洲国家先后暴发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并且再越南、泰国、柬埔寨以及印度尼西亚出现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病例。据最新资料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已证实泰国、越南和柬埔寨以及印度尼西亚自2004年1月起截至到2005年8月20日共有112人感染,其中导致57人死亡。而H7N7感染引起的症状相对较轻仅以眼角结膜炎和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为主。追溯历史,有报道的第一次禽流感感染人的事件发生在上个世纪的70-80年代的几例以自限性结膜炎为临床特征的H7N7感染病患。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03年荷兰一家农场有近80名工人及家属被确诊为H7N7感染,他们以眼部感染和呼吸道症状为主,其中一名兽医死亡,他的家人未接触病禽但也被证实H7N7感染。这起事件具有有限的人传人的证据。 |
实验动物背景信息 | 小鼠对多种流感病毒敏感,一直被选择作为流感病毒研究的动物模型,不仅有完备的检测试剂,还有相应的基因敲除、转基因小鼠可用于机制方面的研究。小鼠多表达α-2,3SA受体,α-2,6SA受体较少,曾局限的认为小鼠较适合用于α-2,3SA受体结合的病毒研究,后有研究发现受体特异性并不影响某些病毒对小鼠的致病力和复制能力。 制作流感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多应用SPF级雌性BALB/c小鼠,4-6周龄。 |
模型制作方法 | 病毒株为H5N1 A/ Vietnam/1203/2004,小鼠经过轻度麻醉后滴鼻感染病毒。小鼠感染后观察14天,监测体重变化率。感染后分时间段处死小鼠,每个时间点收集相同数量小鼠肺、脾、脑、心等组织,进行病毒滴度测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
模型表型数据 | 1、小鼠感染后临床症状变化
关于我们
部分仪器![]() ![]() ![]() ![]() 合作客户
相关文章:
下一篇: APP_PSN双转基因痴呆症模型 上一篇: H7N9禽流感雪貂模型 以上是中化所 H5N1禽流感病毒小鼠模型服务的相关介绍,更多关于 H5N1禽流感病毒小鼠模型费用,标准,周期等问题可咨询在线工程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