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化指标检测
-
外观与感官检测
- 项目内容:颜色、气味、颗粒均匀度、流动性、有无结块或异物。
- 检测方法:目视观察、嗅觉判断。
- 意义: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第一印象和使用体验。
-
pH值测定
- 标准方法:GB/T 6368《表面活性剂水溶液pH值的测定》。
- 意义:pH值过高(碱性过强)可能损伤织物纤维,过低则可能影响去污效果。
-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
- 检测方法:烘箱法(105℃下恒重称量)。
- 标准:一般要求水分含量≤15%(依据GB/T 13171)。
- 意义:水分过高易导致产品结块变质。
-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 检测方法:量筒法测定单位体积质量。
- 意义:影响包装规格和运输成本。
-
总活性物含量
- 标准方法:乙醇溶解法(GB/T 13171)。
- 意义:活性物(如表面活性剂)是去污的核心成分,含量高低直接决定洗涤效果。
二、性能指标检测
-
去污力测试
- 标准方法:GB/T 13174《衣料用洗涤剂去污力及循环洗涤性能的测定》。
- 测试污布:炭黑油污布、蛋白污布、皮脂污布等。
- 设备:去污试验机(如Terg-O-Tometer)。
- 意义:直接反映产品的实际清洁能力。
-
泡沫性能
- 检测方法:罗氏泡沫仪测定起泡高度和稳泡性。
- 意义:高泡沫产品可能不适用于洗衣机,低泡配方更符合节能需求。
-
溶解度
- 检测方法:将洗衣粉溶于水中观察残留物。
- 意义:溶解度差可能导致洗涤后残留,影响织物触感。
-
抗再沉积能力
- 检测方法:通过循环洗涤测试污渍再附着织物的程度。
- 意义:防止污渍二次沉积,保持衣物亮白。
三、安全与环保指标检测
-
重金属含量
- 检测项目:铅(Pb)、砷(As)、汞(Hg)、镉(Cd)等。
- 标准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
- 限值:需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或GB/T 30799《食品用洗涤剂》要求。
-
荧光增白剂检测
- 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意义:过量荧光剂可能引发皮肤敏感,部分国家限制其使用。
-
磷含量测定
- 标准方法: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893)。
- 环保要求:无磷或低磷配方(总磷酸盐含量≤1.1%)更符合环保法规(如欧盟EC 648/2004)。
-
生物降解性
- 检测项目:表面活性剂的初级生物降解率(28天内≥90%)。
- 意义:确保产品对环境无害,符合生态标签认证(如欧盟Ecolabel)。
-
微生物指标
- 检测项目: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
- 限值:需符合《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
四、其他专项检测
-
酶活力检测(针对含酶洗衣粉)
- 检测内容: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活性。
- 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酶催化反应速率。
-
漂白剂有效性(针对含氧漂白剂产品)
-
包装与标签合规性
- 检测内容:包装密封性、标签信息(成分表、执行标准、环保标识等)。
五、检测标准与法规依据
- 中国标准:
- GB/T 13171《衣料用洗涤剂》
- QB/T 2738《洗衣粉(剂)中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 国际标准:
- ISO 607《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试验方法》
- ASTM D4265《洗衣粉去污力测试》
六、检测趋势与挑战
随着环保法规趋严,未来检测重点将向无磷化、生物降解性、微塑料禁用等方向倾斜。同时,消费者对“敏感肌友好”“婴幼儿专用”等细分需求推动了对刺激性测试(如斑贴试验)和过敏性成分筛查的重视。
通过上述多维度检测,可全面评估洗衣粉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环保性,为生产优化、市场准入及消费者选购提供科学依据。
分享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