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烯酮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4-05-21 08:15:32 更新时间:2024-12-22 09:48:18
点击:83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4-05-21 08:15:32 更新时间:2024-12-22 09:48:18
点击:83
玉米赤霉烯酮是由黄曲霉属真菌产生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有毒。因此,对玉米中的赤霉烯酮含量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
HPLC-FLD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玉米中赤霉烯酮的含量,此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好,但是需要一些昂贵的设备和试剂。
气相色谱-质谱法: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到非常微小的赤霉烯酮含量。但是,此方法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和试剂,并且操作过程较为繁琐,通常只用于专业的检测机构。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使用抗体和赤霉烯酮偶联,观察是否有反应发生来确定样品中赤霉烯酮的含量。此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可靠,但是准确度和灵敏度有限。
氟光法:使用特殊的仪器来检测玉米中赤霉烯酮的含量,此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靠,但是需要一些昂贵的设备。
综上所述,对于一般实验室来说,HPLC-FLD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即可满足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需求。
美国FDA标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不得超过20ppb。
欧盟标准:欧盟对食品及饲料中赤霉烯酮的限制标准为20ppb,而对于婴幼儿食品则更为严格,限制标准为1ppb。
国内标准:国内对于不同食品中赤霉烯酮的限制标准略有不同。例如,豆制品、薯类食品、食糖、饼干糕点等食品中赤霉烯酮限量为15ppb;肉制品、水产品等食品中赤霉烯酮限量为50ppb;玉米及其制品中赤霉烯酮限量为100ppb。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