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检测项目详解
一、有效成分检测
-
紫苏醛(Perillaldehyde)
- 作用: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特性。
- 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GC)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标准:通常要求含量≥0.5%(以干燥品计)。
-
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
- 作用:抗氧化、抗过敏的核心成分。
- 检测方法:HPLC法,含量需符合《中国药典》规定(≥1.2%)。
-
黄酮类化合物
- 检测意义:评估抗氧化能力,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
-
挥发油总量
- 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要求挥发油含量≥0.4%(中药材标准)。
二、安全性检测
-
重金属残留
- 项目:铅(Pb)、镉(Cd)、砷(As)、汞(Hg)。
- 限值:参照《中国药典》规定,如铅≤5.0 mg/kg,镉≤0.3 mg/kg。
- 检测技术: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农药残留
- 常见农药:有机磷类(如敌敌畏)、拟除虫菊酯类(如氯氰菊酯)。
- 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需符合GB 2763-2021标准。
-
微生物污染
- 指标: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霉菌和酵母菌。
- 限值:口服中药材要求霉菌≤1000 CFU/g,不得检出致病菌。
-
真菌毒素
- 重点检测:黄曲霉毒素B1(≤5 μg/kg)、赭曲霉毒素A。
三、理化指标检测
-
水分含量
-
灰分检测
- 总灰分:反映无机杂质含量,一般≤8.0%。
- 酸不溶性灰分:评估泥沙污染,限值≤2.0%。
四、功能性及特殊用途检测
-
食品添加剂检测
- 项目:防腐剂(如苯甲酸)、色素(如合成色素)的非法添加。
-
香气成分分析
- 方法:GC-MS鉴定挥发性成分(如柠檬烯、芳樟醇),用于香料品质评估。
-
农副产品检测
- 种子质量:发芽率(≥85%)、净度(≥98%)、含水量(≤8%)。
五、检测标准与法规
- 中药材:遵循《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
- 食品:符合GB 2762-2017(污染物限量)及GB 2763-2021(农药残留)。
- 出口:欧盟EU 2021/1317(重金属)、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农药残留)。
检测意义
- 保障安全性:避免重金属、农药残留及微生物危害人体健康。
- 质量控制:确保有效成分达标,维持药效或食品功能。
- 合规性:满足国内外市场准入要求,助力贸易流通。
通过系统化检测,紫苏可安全应用于医药、食品及农业领域,最大化其经济与健康价值。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