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4-05-21 08:15:32 更新时间:2025-02-18 14:32:13
点击:1787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4-05-21 08:15:32 更新时间:2025-02-18 14:32:13
点击:1787
无人机检测去哪里做?中析研究所实验室可对各类无人机进行检测,出具第三方无人机检测报告。包括常见的植保无人机,警用无人机等,常见的项目包括淋雨试验,抗风试验, 续航测试等,均可根据标准检测或进行一系列的非标试验。
工业无人机,家用无人机,无人机太阳能板,军用无人机,无人机靶机,固定翼无人机、植保无人机、多翼无人机、无人机用内埋式副翼操纵机构及无人机、共轴无人机、全框式球形无人机、复合式多旋翼无人机、水面漂浮多旋翼无人机、弹性收缩式具有缓冲作用的无人机用减震支架、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起落架舱门联动机构、系统及无人机、无人机用内埋式副翼操纵机构及无人机、共轴无人机、全框式球形无人机、复合式多旋翼无人机、具有避障功能的智能巡检无人机、水面漂浮多旋翼无人机、无人机舱内变高度设备架和无人机、高紧凑单发无人倾转旋翼机传动系统及无人机等。
质量检测,性能检测,动平衡试验,续航检测,防水检测,防尘检测、续航时间,防雨,展开时间,防火,最大起飞重量,最大任务载重,高温工作,抗风能力,温度冲击。
无人机发动机测试( 抗霉菌试验,高温高湿可靠性,淋雨试验,盐雾试验,贮存试验,太阳辐射试验。)
基础飞行性能、抗风性、维修性、声隐性、自主飞行、安全性、高海拔性能、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可靠性等。
让无人机正常运行,升至10米高度,记录此时控制器上显示的距离S1;
无人机以最大速度水平飞行10s,记录此时控制器上显示的距离S2;
按照公式计算最大水平飞行速度。
V=(S2-S1)/10 公式中:
V:最大水平飞行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S1:控制器上显示的初始距离,单位为米(m);
S2:控制器上显示的最终距离,单位为米(m)。
让无人机正常运行,升至10米高度,记录此时控制器上显示的高度H1,然后无人机以最大爬升速度持续向上爬升至最大飞行高度,记录此时控制器上显示的高度H2,按照公式计算最大飞行高度。
H=H2-H1 公式中:
H:无人机最大飞行高度,单位为米(m);
H1: 控制器上显示的初始飞行高度,单位为米(m);
H2: 控制器上显示的最终飞行高度,单位为米(m)。
使用充满电的电池进行试验,将无人机升至5米高度并悬停,使用秒表开始计时,无人机自动下降时停止计时。记录的时间即为最大续航时间。
记录控制器上显示的指无人机从发射到返航的飞行距离,飞行半径为控制器上记录的飞行距离除以2。
在地面画一个直径2m的圆;将无人机从圆点处升空至10米处悬停,持续15min。
监测在悬停过程中无人机垂直投影位置是否超出此圆。
如果垂直投影位置没有超出此圆,则水平航迹控制精度≤1m;
将无人机升至50米高后悬停10min,记录悬停过程中控制器上显示的最大高度与最小高度值,这两个高度减去开始悬停时的高度的值即为垂直航迹控制精度。垂直航迹控制精度应<10m
即在电脑上查看无人机飞至距离操作者指定的距离,能通过电脑应能够对无人机进行飞行控制。
不小于6级风能够正常起降、飞行。
无人机定位精度取决于技术,不同的无人机所能达到的精度范围会有所不同。根据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和产品标注的精度范围进行测试。
垂直:± *m(视觉定位正常工作时);± *m(GPS正常工作时)
水平:± *m(视觉定位正常工作时);± *m(GPS正常工作时)
参考GB16796-2009条款5.4.4.1规定的试验方法,电源开关接通的情况下,在电源引入端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施加500 V直流电压稳定5s后,立即测量绝缘电阻。
如外壳无导电件,则设备的外壳包一层金属导体,测量金属导体与电源引入端之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测量值应≥5MΩ。
参考GB16796-2009条款5.4.3规定的试验方法,电源引入端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应能承受标准中表1规定的交流电压的抗电强度试验,历时1min,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参考GB16796-2009条款5.6.2.1规定的试验方法,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工作4h后用点温度计或任何合适的方法测量表面温度。
可触及零部件的温升不应超过GB8898-2011表2中正常工作条件下的规定值。
根据GB/T 2423.1-2008规定的试验方法,将无人机放入环境试验箱中,温度(-25±2)℃,试验时间16h。
试验结束后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恢复2h,无人机应能正常工作。
根据GB/T2423.10-2008规定的试验方法,无人机在非工作状态,无包装;
频率范围:10Hz~150Hz;
交越频率:60Hz;
f<60Hz,恒定振幅 0.075mm ;
f>60Hz, 恒定加速度9.8m/s2 (1g);
单点控制; 每轴扫描周期数l0;
试验在无人机底面上进行,试验时间15min。
试验结束后无人机应无明显外观损伤,并能够正常工作。
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2h,允许进行多次重复试验,每次试验时间不低于15min。
1GB/T 38058-2019民用多旋翼无人机系统试验方法
25T/SZUAVIA 003-2017多轴无人机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26T/SZUAVIA 004-2017公共安全无人机系统通用要求
27T/SZUAVIA 005-2017消防用多旋翼无人机系统技术要求
28T/SZUAVIA 007-2017固定翼无人机系统技术要求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