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贮存试验检测:评估产品耐热可靠性的关键手段
高温贮存试验是一种环境可靠性测试方法,主要用于评估产品或材料在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物理化学特性变化以及潜在的失效模式。它模拟产品在运输、仓储或长期工作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高温极端条件,是预测产品寿命、保障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该试验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设备、电池、塑料、橡胶、涂料、包装材料等众多领域。通过实施严格的高温贮存试验检测,制造商能够识别设计缺陷、筛选不合格材料、优化生产工艺,最终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检测项目
高温贮存试验检测的核心项目通常包括:
- 外观检查:观察产品在高温暴露后是否有变形、开裂、起泡、褪色、氧化、涂层剥落等物理损伤。
- 性能参数检测:测量关键电气性能(如电阻、电容、绝缘电阻、耐压)、机械性能(如强度、硬度、弹性模量)、光学性能等功能性指标是否超出允许偏差。
- 材料特性分析:评估材料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如玻璃化转变温度(Tg)、熔点、热分解温度,以及是否发生软化、熔化、脆化或老化降解(如黄变、分子链断裂)。
- 密封性/气密性测试:对于密封件、容器或封装器件,检查高温后是否出现泄漏。
- 寿命与失效分析:通过加速老化评估产品的预期寿命,并分析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失效模式和机理。
检测仪器
进行高温贮存试验的主要设备是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环境试验箱:
- 高温试验箱:核心设备,提供可控的高温环境。关键要求包括:
- 温度范围:需覆盖试验要求的高温点(常见如85°C, 105°C, 125°C, 150°C甚至更高)。
- 温度均匀性:箱内各点温度差异应尽可能小(通常要求≤±2°C)。
- 温度稳定性/波动度:设定温度点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要小(通常要求≤±0.5°C)。
- 升降温速率:某些试验可能需要特定的升温或降温程序。
- 辅助测量仪器:
- 温度监控记录仪:实时监测并记录箱内实际温度,确保符合试验条件。
- 性能测试设备:根据具体产品,配备相应的电性能测试仪(万用表、LCR表、绝缘电阻测试仪等)、力学试验机、光学检测设备等,用于试验前后的性能对比。
- 材料分析仪器:如热重分析仪(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用于深入分析材料变化。
检测方法
高温贮存试验的标准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 样品准备:选取代表性样品,进行标识、初始状态记录(外观拍照、性能参数测量)。
- 试验条件设定:依据相关标准或产品规格书,设定试验温度、持续时间(常见如48h, 96h, 168h, 500h, 1000h等)。
- 预处理(可选):部分标准要求在试验前对样品进行温湿度平衡。
- 高温暴露:
- 将样品放入已预热至设定温度的试验箱内。
- 确保样品合理放置,避免遮挡风道或相互叠加影响受热。
- 在达到设定温度后开始计时(注意区分“达到温度”和“开始计时”的节点要求)。
- 持续监控并记录箱内温度。
- 中间检测(可选):对于长周期试验,可在规定时间点取出部分样品进行性能检测(需注意降温过程的影响及恢复要求)。
- 恢复:达到规定时间后,取出样品,在标准大气条件下(通常是室温,如25±5°C,相对湿度<75%)恢复规定时间(如2h, 4h, 24h),让样品温度稳定至室温。
- 最终检测:对恢复后的样品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和性能测试,并与初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 结果判定:根据预设的接受标准(如性能变化百分比、外观要求等),判断样品是否通过试验。
- 报告出具:详细记录试验过程、条件、结果及分析,形成检测报告。
检测标准
高温贮存试验遵循多种国际、国家、行业及企业标准,确保试验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可比性。常用标准包括:
- 基础环境试验方法标准:
- IEC 60068-2-2:2007 /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这是最广泛采用的标准之一,详细规定了试验目的、程序、严酷等级(温度、时间)等。
- MIL-STD-810H: 2019 (Method 501.7): 美国军用标准环境试验方法,高温部分要求严格,常用于军工及高可靠性产品。
- JESD22-A103E:2020: 半导体器件高加速应力试验(HAST)和高温贮存寿命试验的标准。
- 行业及产品专用标准:
- 汽车电子: AEC-Q100 (针对集成电路), AEC-Q101 (针对分立器件) 中对高温贮存有明确要求。
- 电池: GB/T 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 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等标准包含高温储存安全测试。
- 元器件: GJB 548B-2005 (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和程序) 等。
- 材料: ISO 2578 (塑料 - 长期热暴露后时间-温度极限的测定) 等。
- 企业标准:各制造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特性和可靠性目标制定的内部规范,通常比通用标准更严格或更具针对性。
选择合适的标准是试验有效性的关键,需综合考虑产品的应用领域、预期寿命、工作环境以及客户要求等因素。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