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素限度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0 22:58:25 更新时间:2025-07-09 22:58:2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0 22:58:25 更新时间:2025-07-09 22:58:2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内毒素限度检测是药品、生物制品及医疗器械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安全。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LPS)成分,当通过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高热、休克甚至器官衰竭等严重热原反应。该检测通过量化评估样品中内毒素污染水平,确保注射剂、植入性医疗器械等产品的生物安全性。其重要性被全球药典(如中国药典ChP、美国药典USP、欧洲药典EP)列为强制性质量控制项目,贯穿于原料筛选、生产过程监控及成品放行全链条。
核心检测项目包括定量测定样品的内毒素含量(以EU/mL或EU/mg表示),重点关注:1)注射剂、滴眼液等液体制剂的限值符合性;2)医疗器械浸提液的污染水平;3)生产用水的内毒素监控。检测需依据公式L=K/M(L为限值,K为5 EU/kg人体阈值,M为最大给药剂量)设定产品特异性标准,并验证检测系统的准确性与灵敏度。
主要依赖鲎试剂(LAL)相关设备:1)分光光度计(动态浊度法/显色基质法);2)恒温水浴仪(维持37±1°C反应温度);3)无热原移液器及耗材;4)旋涡混合器(保证反应均一性);5)凝胶法专用试管架。自动化系统(如Endosafe® PTS)可集成温育、检测功能,大幅提升高通量检测效率并降低人为误差。
国际通用方法基于鲎试剂(Limulus Amebocyte Lysate)反应机制:1)凝胶法:通过目测凝胶形成判断是否超标(半定量);2)动态浊度法:实时监测反应液浊度变化速率定量内毒素;3)显色基质法:检测水解产生的黄色对硝基苯胺(405nm吸光度)。检测流程包含样品预处理(pH调节、干扰抑制)、标准曲线建立、样品反应(37°C温育)及结果分析三阶段,全过程需在无热原环境中操作。
检测须严格遵循:1)中国药典通则1143(ChP2020)规定凝胶法/光度法操作规范;2)USP<85>要求标准曲线r值≥0.980且回收率50%-200%;3)ISO 10993-12:2021明确医疗器械浸提条件;4)EP 2.6.14强调干扰试验必要性。关键质控点包括鲎试剂灵敏度复核(λ=0.03~0.5 EU/mL)、阴性对照(无凝集/吸光度变化≤0.02)及样品阳性对照(回收率达标),结果判定以样品内毒素含量小于限值L为合格基准。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