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评定检测
气味评定检测是评估物质或环境散发的气味特性(如种类、强度、愉悦度、可接受性)的重要过程。它在众多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包括环境监测(如恶臭污染控制)、产品质量控制(如食品、饮料、化妆品、日化用品)、材料安全评估(如汽车内饰、建筑材料挥发性有机物释放)、香水研发以及公共卫生等。准确的气味评定不仅能保障产品质量、提升用户体验,更是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管理的重要依据。由于气味感知本身具有高度的主观性和复杂性(与个体的生理、心理、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因此需要结合主观感官分析和客观仪器分析两种手段,并遵循标准化的方法和流程,才能获得科学、可靠、可比的结果。
检测项目
气味评定检测通常包含以下核心项目:
- 气味存在/缺失判定: 最基本检测,确认目标物是否散发可感知气味。
- 气味强度评估: 衡量气味刺激的强弱程度,通常使用等级标度(如0-无气味至6-极强气味)。
- 气味性质/特征描述: 识别和描述气味的类型(如花香、果香、霉味、腐败味、化学品味等)。
- 愉悦度/厌恶度评定: 评估气味给人带来的主观感受是愉悦、中性还是厌恶。
- 气味阈值测定: 确定能够被特定比例人群(通常为50%)感知到的最低气味浓度。
- 异味识别与溯源: 针对环境中的异常或令人不适的气味,进行识别和来源分析。
- 气味稳定性/持久性测试: 评估气味随时间或在特定条件下的变化情况。
检测仪器
气味评定检测主要依赖两类仪器:
- 1. 感官分析设备 (人的鼻子作为传感器):
- 嗅觉测试仪 (Olfactometer): 核心设备。用于将气味样品按精确比例与无味空气混合稀释,呈现不同浓度给嗅辨员进行感官评价,是测定气味浓度(如臭气浓度)、气味阈值和进行动态稀释感官测试的关键工具。
- 嗅辨袋/瓶: 用于盛装和传递静态气味样品。
- 感官评价室: 配备独立隔间、温湿度控制、正压洁净空气系统,为嗅辨员提供无干扰、舒适、标准化的评价环境。
- 2. 电子鼻 (Electronic Nose):
- 由一系列非专一性、部分重叠的气体传感器阵列和模式识别软件组成。传感器接触挥发性化合物会产生响应信号,经软件处理分析后,尝试模拟人的嗅觉系统对气味进行识别、分类、比较和强度预测。电子鼻优势在于快速、客观、重复性好,适合在线监测和大量样本筛选,但难以完全替代人鼻对复杂气味细微差别的感知和情感评价。
- 气相色谱-嗅闻联用仪 (GC-O): 将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与人的嗅觉相结合。GC将复杂气味混合物分离成单个组分,流出组分一部分进入检测器(如FID, MS),另一部分通过嗅闻端口由评价员实时嗅闻,从而将特定的气味特征与色谱峰关联起来,是识别关键气味活性物质的有力工具。
- 质谱仪 (MS)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MS): 主要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气味中的化学成分,提供客观数据支持感官评价结果,或用于溯源分析。
检测方法
气味评定检测方法主要分为感官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 感官分析法 (核心方法):
- 动态稀释嗅辨法 (如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国家标准(如中国 GB/T 14675)和许多国际标准(如欧洲 EN 13725)采用的经典方法,用于测定臭气浓度。使用嗅觉测试仪动态稀释样品,由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训的嗅辨员小组,通过三点比较法(一个样品,两个无味空白)判断是否有气味,计算得到以“无量纲”表示的臭气浓度(例如,稀释到嗅辨员刚好能闻到时的稀释倍数)。
- 强度标度法: 使用标准化的强度等级标度(如类别标度、线性标度、量值估计法),让评价员直接评定气味样品的强度。
- 描述性分析法: 由训练有素的评价小组,使用预先定义好的气味描述词库,对气味的各种属性(特征、强度、愉悦度等)进行系统性的定性定量描述。
- 阈值测试法: 如ASTM E679,采用阶梯法或强制选择法,确定个体或群体的气味检测阈值或识别阈值。
- 偏好/接受性测试: 让目标消费群体评价对气味的喜爱程度或接受程度。
- 仪器分析法 (辅助和支持方法):
- 电子鼻模式识别法: 对样本进行“指纹”采集,通过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等模式识别算法进行分类、鉴别或预测感官属性。
- GC-O法: 识别气味混合物中对整体气味有贡献的关键化合物(气味活性化合物)。
- GC-MS等化学分析法: 精确定量气味中的特定化学成分,了解其组成。
检测标准
为了确保气味评定检测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国内外制定了众多相关标准:
- 环境恶臭领域:
- 中国: GB/T 14675-1993 《空气质量 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 国际/欧洲: EN 13725:2022 《空气质量 - 动态嗅觉测定法测定气味浓度》
- 美国: ASTM E679-04(2011) 《用强制选择浓度系列法测定气味和味道阈值的标准实施规程》等
- 日本: JIS K 3902 恶臭物质测定方法系列标准
- 感官分析通用方法:
- ISO 5492:2008 《感官分析 术语》
- ISO 8586:2012 《感官分析 评价员的选拔、培训和管理导则》
- ISO 13299:2016 《感官分析 建立感官剖面的方法学》
- ASTM E544-99(2012) 《气味强度的量值估计法标准规程》
- 产品/行业特定标准:
- 食品、饮料: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常有感官评定要求,包含气味指标。
- 化妆品、日化:会规定产品应有的香型或不应有的不良气味。
- 汽车内饰、材料:如VDA 270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特性测定》,ISO 12219-3:2012 《道路车辆内空气 第3部分:车内零部件和材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筛选方法 微尺度室法》常包含气味评价。
- 水质、土壤:有时也包含对异常气味的描述性要求。
- 电子鼻相关标准:
- ASTM E1870-11(2019) 《使用电子鼻和电子舌进行味觉和气味检测的标准指南》
- ISO/TS 23982:2020 《感官分析 电子鼻和电子舌测试的一般指南》
在进行气味评定时,必须严格依据目标领域适用的标准进行操作,从人员选拔培训、环境控制、样品处理、测试流程到数据处理,都需遵循标准规定,才能保证结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