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循环处理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1 12:44:13 更新时间:2025-07-10 12:44:1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1 12:44:13 更新时间:2025-07-10 12:44:1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冷热循环处理检测(Thermal Cycling Test),也称为温度循环试验或高低温循环试验,是环境可靠性测试中极其关键的一项。其核心目的在于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可能经历的极端温度变化环境,通过施加温度应力,加速诱发产品因不同材料间热膨胀系数(CTE)差异而产生的热机械应力,从而暴露出潜在的早期失效缺陷,如焊点开裂、材料分层、涂层剥落、器件疲劳、密封失效、接触不良等。这种测试是评估产品,尤其是电子电气产品、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部件、新材料、复合材料和光伏组件等在温度交变环境下的结构完整性、功能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的重要依据。通过该测试,制造商可以验证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的合理性,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在严苛温度环境下的服役寿命。
冷热循环处理检测的核心项目是评估产品在经历设定的高低温极限温度及其间转换过程后的性能表现和物理状态。具体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但不限于:
1. 外观检查: 测试后检查产品是否有变形、开裂、起泡、分层、涂层剥落、密封件失效、标识脱落等可见缺陷。
2. 电气性能测试: 对电子电气产品进行导通性、绝缘电阻、耐压强度、信号完整性、功能测试等,确认在温度循环后电气性能是否满足要求,有无短路、断路或性能漂移。
3. 机械性能测试: 评估结构件、连接件(如焊点、铆接、螺纹连接)、活动部件等在热应力作用后是否发生强度下降、疲劳断裂、卡滞、松动等。
4. 微观结构分析: 对失效部位或关键部位进行切片、金相观察、扫描电镜(SEM)分析等,检查焊点IMC层生长、裂纹萌生与扩展、材料界面分离等情况。
5. 气密性/液密性测试: 对于有密封要求的产品(如传感器、外壳、连接器),测试温度循环后其密封性能是否下降导致泄漏。
6. 功能验证: 产品完成规定的循环次数后,是否能正常启动、运行并完成其设计功能。
执行冷热循环处理检测的主要设备是:
1. 冷热冲击试验箱(Thermal Shock Chamber)/ 两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Two-Zone Thermal Shock Chamber): 这是进行冷热循环测试最常用且效率最高的设备。它包含一个高温区和一个低温区,通过吊篮或移动平台将试样在极短的时间内(通常为数秒至数分钟)在两个温区之间快速转移,实现温度的剧烈变化。特点是温度转换时间短,温变速率极高,能产生强烈的热应力。
2. 高低温(交变)试验箱(Temperature Cycling Chamber / Environmental Chamber): 在单个试验箱内,通过程序控制,使箱内空气温度按照设定的速率(通常比冲击箱慢)在高温和低温之间循环变化。这种设备在测试过程中温度变化相对平缓,但可控制温变速率,更接近于某些实际应用场景的温度变化过程。
3. 温度记录仪/数据采集系统: 用于实时监测试样表面或内部关键点的实际温度变化过程,确保测试条件符合要求,并为失效分析提供温度历程数据。
冷热循环处理检测的基本方法遵循以下步骤:
1. 确定测试条件: 基于产品预期使用环境、相关标准或可靠性目标,确定关键的测试参数: * 高温温度(Tmax): 通常为产品最高工作温度或存储温度。 * 低温温度(Tmin): 通常为产品最低工作温度或存储温度。 * 高/低温保持时间(Dwell Time): 确保产品内部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并稳定,使材料充分膨胀或收缩。 * 循环次数(Number of Cycles): 根据预计寿命或标准要求确定需要进行的完整温度循环次数。 * 温度转换时间(Transition Time): 对于冲击试验箱,指试样从一个温区转移到另一个温区所需的时间,通常要求非常短(如 <5分钟);对于交变试验箱,指温度从高温降到低温(或反之)的速率(如 ℃/min)。 * 是否通电/带负载: 测试过程中产品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2. 预处理: 根据需要进行清洁、功能测试或初始状态记录。
3. 安装试样: 将试样正确安装在试验箱内,确保空气流通,避免遮挡传感器。连接必要的监测线缆(如温度传感器)。
4. 执行测试: 将试验箱设定为预定程序,开始循环测试。循环过程通常为:室温 -> 升温至 Tmax -> 保持 Tmax 规定时间 -> 降温至 Tmin (或快速转移) -> 保持 Tmin 规定时间 -> 升温回室温或直接开始下一循环。
5. 中间检测(可选): 在达到规定循环次数(如25%, 50%)时,可将样品取出进行功能检查或外观检查,然后再放回继续测试。
6. 最终检测: 完成所有规定循环次数后,将样品恢复到常温状态(通常需稳定一段时间,如2小时或标准规定时间),然后按照检测项目进行全面的外观、功能和性能测试。
7. 失效分析(如发生失效): 对失效样品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失效模式和根本原因。
8. 出具报告: 记录测试条件、过程、结果(包括照片、数据等)和结论,形成检测报告。
冷热循环处理检测遵循多种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具体选择取决于产品类型和应用领域。主要标准包括:
1. IEC 60068-2-1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14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N:温度变化。这是最基础和广泛引用的标准之一,其下的试验方法(如Na, Nb, Nc)详细规定了不同严酷等级的温度变化试验(包括温度冲击和温度循环)。
2. GB/T 2423.22: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N:温度变化。中国国家标准,等效采用IEC 60068-2-14。
3. JESD22-A104: 温度循环。由JEDEC制定的针对半导体器件的标准。
4. MIL-STD-810G/H: 环境工程考虑和实验室试验(美国军用标准)。其方法503.7专门针对温度冲击(诱导温度急剧变化的程序)。
5. IPC-TM-650: 测试方法手册。包含多种针对印制板及组装的测试方法,其中2.6.7等涉及温度循环测试。
6. AEC-Q100: 汽车电子委员会制定的车用集成电路应力测试标准,其中温度循环(TC)是强制项目。
7. IEC 61215, IEC 61730: 针对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和光伏组件安全性的标准,包含特定的热循环测试(Thermal Cycling Test)序列。
8. 各企业内部标准: 许多大型企业会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和可靠性要求,制定更严格或特定化的冷热循环测试规范。
选择合适的标准至关重要,它定义了具体的测试条件(温度范围、保持时间、转换时间/速率、循环次数、允收准则等),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有效性,满足特定行业或客户的要求。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