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试验检测
气味试验检测,也称为嗅辨测试或气味评估,是产品研发、质量控制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中至关重要的分析环节。其核心目的在于评估材料、产品或环境中是否存在令人不悦的刺激性、异味或特定目标气味,这些气味可能源于原材料、添加剂、生产工艺、包装材料、降解产物或环境污染。不良气味不仅会严重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损害品牌形象,甚至可能预示着潜在的材料老化、污染物释放或安全隐患。气味检测的挑战在于气味本身具有高度的主观性,不同个体对同种气味的感知和耐受度差异很大。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客观且可重复的检测方法体系,将主观嗅觉感受转化为可量化的客观数据,对于保障产品品质、符合法规要求、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主要检测项目
气味试验检测的具体项目会根据产品特性和行业标准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类核心评估:
1. 整体气味强度: 评估样品散发气味的浓烈程度,通常分为无气味、轻微、中等、强烈、难以忍受等等级。
2. 异味/不良气味识别: 识别并描述样品散发的不愉快气味类型,如霉味、溶剂味、塑料味、焦糊味、腐败味、鱼腥味、硫磺味等。
3. 特征气味评估: 评估产品是否具有预期的、令人愉悦的特定气味(如某些消费品中的香氛),或是否具有不应出现的特定气味(如包装材料中的溶剂残留味)。
4. 气味持久性: 测试气味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评估其是短暂存在还是长期残留。
5. 气味来源分析: 通过化学分析与感官测试结合,追溯不良气味的化学成分来源。
6. 阈浓度测定: 测定某种特定气味物质能被人类嗅觉感知到的最低浓度。
常用检测仪器
气味检测需要结合人的主观感官评价和高精度的仪器分析:
1. 感官评价设备:
- 嗅辨实验室: 配备独立、无干扰、通风良好的嗅辨隔间(嗅辨舱),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背景空气质量需纯净无味。
- 气味样品制备装置: 如恒温恒湿箱(用于样品预处理)、气味袋(Tedlar袋,用于采集和储存气态样品)、玻璃瓶、气味发生装置(用于动态配气)等。
- 标准嗅辨工具: 标准气味源(如正丁醇用于标定强度)、气味描述词汇表、电子评分系统等。
2. 化学分析仪器(用于辅助鉴定气味物质):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这是分析复杂气味混合物的金标准。气相色谱(GC)分离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质谱(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气相色谱-嗅闻仪: 在GC-MS基础上,增加一个嗅闻端口(Olfactometry Port)。色谱柱分离后的馏分一部分进入质谱检测器,另一部分同时由经过训练的嗅辨员实时闻嗅,直接关联特定色谱峰与气味特征(如气味类型、强度),是确定关键气味活性物质的强大工具。
- 热脱附仪: 用于高效富集和脱附固体、液体或气体样品中的痕量VOCs,然后送入GC或GC-MS/GC-O进行分析。
- 电子鼻: 由多个选择性化学传感器阵列和模式识别软件组成,能模拟人鼻对气味进行整体“指纹”识别和分类(如区分不同来源、等级),常用于快速筛查和在线监控,但其识别能力通常不如GC-O精准,且需大量训练数据。
主要检测方法
气味试验检测方法主要分为感官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两者常结合使用:
1. 感官分析法:
- 描述分析法: 由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训的感官评价员(嗅辨员)小组,按照标准程序,在受控环境中闻嗅样品,使用标准化的词汇描述气味的类型、强度和其他特性(如愉悦度、扩散性)。
- 强度评分法: 评价员使用数字标度(如0-5,0-10)、类别标度(如无、很弱、弱、中等、强、很强)或参考标准物(如不同浓度的正丁醇溶液)来量化气味的强度。
- 差别检验法: 如三点检验法、二-三点检验法、成对比较法等,用于判断两个样品之间是否存在可察觉的气味差异。
- 接受度/偏好测试: 由目标消费者或更大范围的评价员评估对产品气味的喜好程度或接受程度。
- 动态稀释嗅辨法: 使用专门的嗅觉计(如olfactometer),将气味气体按一定比例用洁净空气连续稀释,由嗅辨员确定其嗅觉阈值(能被50%嗅辨员闻到的最低稀释倍数或浓度)。
2. 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
- GC-MS分析: 全面鉴定和定量样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成分。
- GC-O分析: 结合色谱分离、质谱鉴定和人类嗅辨,找出对整体气味贡献最大的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
- 顶空分析: 包括静态顶空(SHS)和动态顶空(吹扫捕集,P&T),用于采集样品上方顶空气体中的VOCs进行后续GC-MS/GC-O分析。
相关检测标准
为确保气味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和公正性,国内外制定了大量标准,涵盖不同行业和产品:
1. 国际标准:
- ISO:
- ISO 16000-28: 室内空气 - 第28部分:使用测试室测定建筑材料排放的气味。
- ISO 13301: 感官分析 - 方法学 - 使用三点迫选法评估气味、风味和味觉检测阈值的通用指南。
- ISO 5492: 感官分析 - 术语。
- ISO 8586: 感官分析 - 评价员的挑选、培训和管理导则。
- ISO 12219系列:汽车内饰件及材料挥发性有机物测试方法(部分方法涉及气味评价)。
- ASTM:
- ASTM E544:正丁醇气味强度测量标准实践。
- ASTM E679:气味和味道阈限值测定用强制选择浓度法的标准实践。
- ASTM D1292:水气味阈值的标准测试方法。
- ASTM E619:评估回收塑料中污染物的标准实践(包含气味评估部分)。
2. 区域/国家/行业标准:
- 欧洲汽车工业标准 (VDA):
- VDA 270:汽车内饰材料气味特性的测定(最广泛使用的汽车行业气味测试标准,规定了样品预处理条件、评价小组要求、评分等级1-6级)。
- VDA 277:汽车非金属材料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排放测定(常结合气味评价)。
- VDA 278:热脱附分析汽车内饰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VOC)和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
- 德国标准 (DIN):
- DIN EN 13725:空气质量 - 动态稀释嗅觉测定法测定气味浓度(环境气味标准)。
- 中国国家标准 (GB) 和行业标准:
- GB/T 27630: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包含苯、甲苯等指标,气味主观评价作为重要参考)。
- GB/T 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包含总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