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塑收缩率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1 20:41:22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1:2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1 20:41:22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1:2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模塑收缩率是衡量塑料、橡胶等聚合物在注塑、压塑等成型过程中尺寸变化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最终制品的尺寸精度、装配性能及外观质量。该检测项目通过量化材料从熔融状态冷却至固态时的体积收缩程度,为产品设计、模具开发及工艺优化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在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外壳、医疗器械等精密制造领域,精准的模塑收缩率控制对避免尺寸偏差、减少废品率具有决定性意义。尤其在高分子新材料研发和精密注塑工艺中,该指标已成为评估材料加工适用性的核心依据之一。
模塑收缩率检测主要包含线性收缩率(流动方向与垂直方向)、体积收缩率及后收缩率的测定。其中线性收缩率通过对比模具型腔尺寸与成型后制品对应尺寸计算得出,需区分平行于熔体流动方向和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数据;体积收缩率则反映材料密度的整体变化;后收缩率则关注脱模后24-48小时内因残余应力释放导致的二次收缩现象。
关键检测设备包括:1)精密模具(符合ISO 294标准型腔结构);2)数显卡尺/千分尺(分辨率0.01mm)用于尺寸测量;3)恒温恒湿箱(控制23±2℃/50±5%RH)确保环境稳定性;4)三坐标测量仪(CMM)用于复杂几何体的高精度检测;5)热变形仪辅助分析温度对收缩的影响。对于体积收缩率测试还需配备密度测定装置(如电子比重天平)。
依据ISO 294-4、ASTM D955等标准,操作流程为:1)注塑标准试样(通常为60×60×2mm平板或Φ100×2mm圆片);2)脱模后立即标记测量基准点;3)在标准环境(23℃/50%RH)中放置24小时时效处理;4)使用数显卡尺测量标记点间距(精确至0.02mm);5)按公式计算收缩率:S=[(L0-L1)/L0]×100%(L0为模具尺寸,L1为制品尺寸)。对于各向异性材料需分别测试流动方向(MD)和横向(TD)数据。
国际通用标准包括:ISO 294-4《塑料-热塑性材料试样的注塑-第4部分:模塑收缩率的测定》,ASTM D955《塑料模塑收缩率标准测试方法》,GB/T 15585《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收缩率试验方法》。标准严格规范了模具设计(型腔公差±0.02mm)、试样厚度(2±0.2mm)、工艺参数(注射压力、保压时间)及数据处理规则,要求平行试样≥5组,结果取算术平均值并标注标准差。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