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阻式传感器不重复度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4 10:05:02 更新时间:2025-07-13 10:05:0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4 10:05:02 更新时间:2025-07-13 10:05:0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差阻式传感器作为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结构健康监测及精密测量领域的核心器件,其性能稳定性直接影响系统数据的可靠性。不重复度(Non-Repeatability)是评价传感器在相同输入条件下多次测量输出一致性的关键指标,反映了传感器的随机误差和机械稳定性。当传感器受到温度波动、机械应力或材料疲劳等因素影响时,不重复度可能显著增大,导致测量数据漂移。因此,系统化的不重复度检测对确保差阻式传感器在长期服役中的精度至关重要,尤其在桥梁监测、地质工程等安全敏感场景中,该指标直接关系到预警系统的有效性。
不重复度检测聚焦传感器在循环加载过程中的输出一致性,具体包括:1)全量程范围内选取5个均匀分布测试点(如0%、25%、50%、75%、100%FS);2)每个测试点进行3-5次正向加载与反向卸载循环;3)记录每次循环中同一输入值对应的电阻变化量(ΔR);4)计算各点多次测量的最大输出偏差(δmax)。最终通过δmax与满量程输出值(FS)的百分比确定不重复度(NR = δmax/FS × 100%)。
检测需采用专业设备确保精度:1)高精度电阻测量仪(如Keysight 34465A,分辨率0.1mΩ);2)程控加载装置(位移型用微米级平移台,压力型用液压伺服系统);3)恒温环境箱(温控精度±0.5℃);4)数据采集系统(采样率≥10Hz,24位ADC);5)传感器专用夹具(消除安装应力)。其中电阻测量仪需定期溯源至国家电阻基准。
采用ISO 16063-21标准的阶梯循环法:1)传感器在23±1℃恒温环境中稳定2小时;2)以10%FS/min速率阶梯加载至目标点;3)每点保载60秒后记录电阻值;4)完成正向加载后以相同速率阶梯卸载;5)重复3次完整循环。数据处理阶段:a) 剔除前2次循环数据消除迟滞影响;b) 取最终循环数据计算各点δmax;c) 以所有测点中最大δmax计算NR值。关键控制点包括加载速率稳定性(波动<5%)和环境振动隔离(<0.1g)。
主要遵循三类标准体系:1)国际标准:ISO 16063-21《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规定加载循环次数与数据处理规则;2)国家标准:GB/T 13823.3-2019要求Ⅰ级精度传感器NR≤0.1%FS;3)行业标准:DL/T 1134-2009《差阻式应变计》明确检测需在0-40℃温区内进行,且温度系数修正后NR≤0.5%FS。认证检测需提供包含95%置信区间的不确定度分析报告(通常要求U≤0.05%FS)。
通过上述标准化检测流程,可精准量化差阻式传感器的随机误差特性,为高可靠性应用场景的传感器选型与寿命评估提供核心依据。严格遵循检测标准的企业,其产品在核电安全监测等领域的故障率可降低40%以上。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