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拉强度(轴向抗拉强度)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4 11:36:40 更新时间:2025-07-13 11:36:4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4 11:36:40 更新时间:2025-07-13 11:36:4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轴向抗拉强度,即材料在承受沿其轴向(长度方向)的单向拉伸载荷直至断裂时所能达到的最大应力值,是评价材料力学性能最核心的指标之一。它直接反映了材料抵抗拉伸破坏的能力,对于金属、塑料、复合材料、建筑材料、线缆、紧固件等各类工程材料的选型、质量控制和结构设计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无论是在航空航天、土木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工业还是日常消费品领域,准确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都是确保产品安全、可靠和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抗拉强度测试,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强度极限、塑性变形能力以及潜在的失效模式。
轴向抗拉强度检测的核心项目是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Rm)。通常情况下,标准的拉伸试验会同步测定以下关键参数:
1. 抗拉强度 (Rm): 材料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工程应力,单位为兆帕(MPa)。计算方式为:最大拉力(Fm)除以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S0)。Rm = Fm / S0。
2.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Rp): 例如常用的Rp0.2,表示产生0.2%塑性延伸率时的应力。这是衡量材料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的重要指标,尤其对于无明显物理屈服点的材料。
3. 断裂延伸率 (A): 试样断裂后标距部分的塑性伸长量与原标距长度的百分比,反映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
4. 断面收缩率 (Z): 试样拉断后,断裂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也是衡量材料塑性的重要指标。
执行轴向抗拉强度检测的核心设备是万能材料试验机(或称电子万能试验机、液压万能试验机)。其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包括:
1. 主机框架: 提供刚性支撑和加载空间,通常有单柱或双柱结构。
2. 加载系统: 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电子式)或油缸(液压式)产生精确可控的拉伸力。
3. 力传感器: 精确测量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拉力),是测量抗拉强度的基础。
4. 夹持系统: 如楔形夹具、螺纹夹具、平推夹具等,用于可靠地夹持不同形状和尺寸的试样,确保拉伸过程中载荷严格沿试样轴向传递,避免偏载。对于轴向抗拉强度测试,精确对中和平行夹持至关重要。
5. 引伸计: 用于高精度测量试样在标距段内的微小变形(应变)。对于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如Rp0.2)和弹性模量必不可少。常用的有接触式(刀口式)和非接触式(视频引伸计)。
6. 控制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 控制试验过程(如加载速率、试验模式)、实时采集力值和变形信号、绘制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并输出各项力学性能参数。
轴向抗拉强度检测遵循标准化的拉伸试验方法,主要流程如下:
1. 试样制备: 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如GB/T 228.1)的规定,从材料或产品上截取、加工标准拉伸试样。常见的几何形状有圆形横截面试样(比例或非比例)和矩形横截面试样(薄板、带材)。试样的尺寸精度(尤其是平行长度、原始横截面积、标距)和表面质量对结果准确性影响极大。
2. 尺寸测量: 精确测量试样平行长度部分的原始横截面积(S0)和原始标距(L0)。
3. 装夹试样: 将试样牢固安装在试验机的上下夹具中,确保试样的纵轴与试验机的施力轴线重合,即实现轴向加载。可使用对中装置辅助。
4. 安装引伸计: 在试样平行长度部分的标距内安装引伸计(若需测量应变)。
5. 设定试验参数: 在控制软件中选择相应标准、设置试验类型(拉伸)、控制模式(如应变速率控制、应力速率控制、横梁位移速率控制)及速率、输入试样尺寸等。
6. 执行试验: 启动试验机,以恒定的速率连续施加拉伸载荷。设备自动记录载荷-位移/应变数据,直至试样断裂。
7. 数据采集与分析: 系统自动采集整个试验过程的力值和变形数据。试验结束后(或过程中),软件根据定义计算抗拉强度(Rm)、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如Rp0.2)、断后伸长率(A)、断面收缩率(Z)等,并生成应力-应变曲线和测试报告。
8. 结果验证与报告: 检查试样断裂位置(应在标距内或靠近中心)、断口形貌以及数据曲线的合理性。生成包含所有必要信息和结果的检测报告。
整个过程中,确保加载的轴向性和控制速率的稳定性是获得准确可靠抗拉强度数据的关键。
轴向抗拉强度检测必须严格遵循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权威性、可比性和重现性。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
国际标准:
- ISO 6892-1:《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Metallic materials — Tensile testing — Part 1: Method of test at room temperature)
中国国家标准(GB):
- GB/T 228.1:《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等效采用ISO 6892-1)
- GB/T 1040:《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系列标准(针对塑料及其复合材料)
- GB/T 1447:《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针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针对具体产品(如钢筋GB/T 1499.2、钢丝绳GB/T 8918等)的标准中通常也规定了其拉伸试验方法和抗拉强度要求。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
- ASTM E8/E8M:《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标准》(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Tension Test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 ASTM D638:《塑料拉伸性能标准试验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Tensile Properties of Plastics)
- ASTM D3039:《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标准试验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Tensile Properties of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Materials)
其他国家和行业标准: 如JIS Z 2241(日本)、DIN EN ISO 6892-1(德国/欧盟)等。不同标准在试样形状尺寸、夹持方式、试验速率(特别是屈服阶段和强化阶段的速率控制)、数据处理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实验室必须声明所依据的标准,并严格执行该标准的所有规定。选择标准时需考虑材料类型、产品规范要求和客户的具体需求。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