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和物含气量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4 18:04:59 更新时间:2025-07-13 18:04:5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4 18:04:59 更新时间:2025-07-13 18:04:5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拌和物含气量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之一,尤其在混凝土、砂浆等材料应用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含气量指拌和物中封闭气泡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直接影响材料的抗冻性、耐久性和力学性能。适量引气可显著提升混凝土的抗冻融能力(如寒冷地区工程),但过量含气会导致强度下降20%以上,过低则无法形成有效保护气泡网络。科学检测能精准控制含气量在1%-8%的理想区间(根据工程需求),避免结构早期冻损、剥落等病害,保障工程寿命。随着高性能混凝土的普及,该检测已成为预拌站、实验室及施工现场的常规必检项目,对优化配合比、降低维护成本具有显著价值。
核心检测项目聚焦于新拌混凝土/砂浆的含气量绝对值测定,同时需关注含气量波动率(时变稳定性)和气泡参数。具体包括:初始含气量(出机30分钟内)、运输后含气量(模拟泵送过程)、振捣后含气损失率(评估施工适应性)、硬化试件含气量验证(切割法对照)。对于特殊工程,还需检测气泡间距系数(显微镜法)和比表面积(ASTM C457标准),以评估气泡体系对耐久性的实际贡献。
主要采用三类精密仪器:
压力法含气量测定仪:主流设备如ACI型压力桶(容量7L/14L),由密封压力容器、精密压力表(0.01MPa精度)、加压泵及校准管组成。其原理基于波义耳定律,通过气压压缩气泡计算体积变化。
容积法测定仪:典型代表为Chapman容积筒,通过排水置换法测量含气量,适用于骨料粒径>40mm的特种混凝土。
电子密度计:结合电子天平(精度0.1g)和标准容积桶,通过实测密度与理论密度差值计算含气量(ASTM C138标准)。辅助设备包括:含气量损失监测仪(实时记录)、激光粒度分析仪(气泡分布检测)。
国际通行三种方法体系:
压力法(GB/T 50080-2016):分五步操作:①润湿压力桶后装入分层振实试样;②刮平密封,注水加压至0.2MPa;③释放压力记录ΔP值;④根据校准曲线查表;⑤计算含气量A=K×ΔP(K为仪器常数)。该方法误差可控制在±0.5%以内。
容积法(ASTM C173):适用于含纤维或轻骨料混凝土:①将试样注入已知容积V1的容器;②注水排除空气,记录注水量V2;③含气量A=[1-(V2/V1)]×100%。
密度法(JTG E30-2005):基于质量守恒定律:A=[(ρt-ρm)/ρt]×100%,其中ρt为理论密度(按配合比计算),ρm为实测湿密度。需配合200kg电子秤和标准量筒使用。
全球主要标准体系包括:
中国规范: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定压力法为主检方法;JGJ55-2011要求冻融环境混凝土含气量4.5-5.5%。
国际标准:ASTM C231(压力法)、BS EN 12350-7(欧盟压力法)、JIS A1128(日本容积法)。
行业特规:公路工程(JTG 3420-2020)要求每班检测≥2次;水电工程(DL/T 5150)规定含气量允许偏差±1%。所有标准均强制要求:仪器年检(压力表检定周期6个月)、环境温度控制(20±5℃)、试样代表性(从搅拌车卸料1/4-3/4处取样)。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