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料的颗粒级配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4 19:03:03 更新时间:2025-07-13 19:03:0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4 19:03:03 更新时间:2025-07-13 19:03:0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集料颗粒级配是指集料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比例,是衡量集料物理性质的关键指标之一。在土木工程和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中,集料的颗粒级配直接影响混合料的密实度、工作性、强度及耐久性。级配良好的集料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孔隙率,优化胶凝材料的用量,提高结构物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准确、规范地检测集料的颗粒级配,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控制生产成本至关重要。
颗粒级配检测通过筛分试验完成,其核心目的是确定不同规格筛孔上的颗粒留存百分比,从而绘制级配曲线,判断集料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或国家/行业标准。这一过程需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操作,避免人为误差,确保数据的科学性与可比性。
集料颗粒级配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筛余量:各标准筛上残留颗粒的质量占总试样质量的百分比。
2. 分计筛余百分率:某一筛孔尺寸筛上的筛余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
3. 累计筛余百分率:某一筛孔尺寸筛及大于该筛孔径的所有筛余百分率之和。
4. 通过百分率:通过某一筛孔的颗粒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即100%减去该筛累计筛余百分率)。
最终需绘制“颗粒级配曲线”,直观反映颗粒分布情况。
进行颗粒级配检测需使用以下主要仪器设备:
1. 标准套筛:由一系列不同孔径的标准试验筛按孔径大小(从大到小)叠放组成。常用筛孔尺寸包括:31.5mm, 26.5mm, 19mm, 16mm, 9.5mm, 4.75mm, 2.36mm, 1.18mm, 0.6mm, 0.3mm, 0.15mm, 0.075mm等。筛框应符合国家标准(如GB/T 6003.1)。
2. 振筛机:用于机械筛分,确保筛分充分、高效、均匀。需具有定时和调速功能。
3. 电子天平:精度至少为0.1g,用于称量试样及各筛余质量。
4. 烘箱:能将试样烘干至恒重,温度可控制在(105±5)°C。
5. 浅盘、毛刷:用于接收、转移试样及清理筛网。
集料颗粒级配检测主要采用筛分法,具体步骤如下:
1. 试样制备:将具有代表性的集料样品缩分至规定质量(通常粗集料≥2kg,细集料≥0.5kg)。将试样放入烘箱,在(105±5)°C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
2. 套筛组装:按孔径从大到小(从上到下)的顺序叠放标准筛,最底层为筛底(接收盘),最顶层为筛盖。
3. 筛分:将烘干冷却后的试样倒入最上层筛中,盖上筛盖。将套筛置于振筛机上,设定筛分时间(通常10-15分钟)。也可手动筛分,但需确保充分、规范。
4. 称量:筛分结束后,小心取下各筛,用毛刷轻刷筛面背面,确保颗粒完全落入对应筛或筛底。分别称量各筛及筛底上的筛余质量(精确至0.1g)。
5. 计算与校核:
- 计算各筛分计筛余百分率(ai = mi / M * 100%)。
- 计算各筛累计筛余百分率(Ai = a1 + a2 + ... + ai)。
- 计算各筛通过百分率(Pi = 100% - Ai)。
- 校核:所有筛余质量总和(m1+m2+...+m底)与试样总质量(M)的差值不得超过1%,否则需重做试验。
6. 绘制级配曲线:以筛孔尺寸为横坐标(对数坐标),以通过百分率为纵坐标(普通坐标),绘制颗粒级配曲线。
集料颗粒级配检测需严格遵循国家或行业标准,主要标准包括:
1. 国家推荐标准:
- GB/T 14684-2022《建设用砂》:规定了建筑用砂(天然砂、机制砂)的颗粒级配要求及试验方法。
- GB/T 14685-2022《建设用卵石、碎石》:规定了建筑用卵石、碎石的颗粒级配要求及试验方法。
2. 行业标准:
-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交通行业):详细规定了公路工程用粗细集料的颗粒级配试验方法(T0302-2005 粗集料筛分试验; T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
- JT/T 1126-2017 水运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3. 关键要求:
- 对各级配区(如细度模数范围、连续级配/间断级配)的通过率有明确限值规定。
- 规定了最大公称粒径、关键筛孔(如4.75mm、0.075mm)的通过率控制范围。
- 要求试验报告包含试样信息、试验方法、各筛孔尺寸的筛余量/分计筛余/累计筛余/通过率、级配曲线图及结论。
严格按照上述标准和规程进行操作与判定,是确保集料质量、满足工程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基础。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