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气量及经时变化量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4 22:40:42 更新时间:2025-07-13 22:40:4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4 22:40:42 更新时间:2025-07-13 22:40:4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在建筑材料、食品包装、化工产品等多个领域,含气量及其经时变化量是评价材料性能稳定性的核心指标。含气量指材料内部封闭气体所占体积百分比,而经时变化量则反映该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这一检测对工程结构耐久性、产品保质期评估和质量控制具有决定性意义。例如在混凝土工程中,含气量直接影响抗冻融性能;在食品包装领域,气体成分变化关系着产品货架期;在石油化工中,则关乎产品储存安全性。随着行业标准日益严格,建立科学规范的检测体系已成为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将系统阐述含气量及经时变化量检测的全流程技术要素。
核心检测项目分为两个维度:基础参数测定与动态变化监测。基础参数包括绝对含气量(材料内部气体体积占比)和气体组分分析(如O₂、CO₂、N₂比例)。动态变化监测则重点关注:1) 初始含气量基准值;2) 设定时间节点(如1h/24h/7d)的含气量;3) 单位时间损失率;4) 环境因素(温湿度)影响系数。对于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还需同步检测坍落度经时损失等关联参数。
检测体系需配置三类专业设备:1) 基础测定设备: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符合ASTM C231标准)、气体体积分析仪、真空抽气装置;2) 环境模拟设备:恒温恒湿箱(温控精度±0.5℃)、振动模拟平台;3) 数据采集系统:带时间戳的自动记录仪、气体传感器阵列(精度0.01%)。其中压力法含气量测定仪应配备0.25MPa量程压力表和专用捣棒,气体分析仪需具备红外/电化学双模检测能力。
采用分层递进式检测流程:
初始含气量测定:对混凝土样品采用压力法(GB/T 50080),分三层装入测定容器,每层插捣25次,加压至规定值后读取含气量;对包装材料使用真空抽气-排水法,在23℃标准环境测量。
经时变化监测:1) 样品置于恒温环境(20±2℃);2) 按预设时间点(0.5h/1h/2h/4h)重复测定;3) 同步记录温湿度参数;4) 计算变化率:ΔG=(G₀-Gₜ)/t×100%(G₀初始值,Gₜt时刻值)。特殊样品需在振动台模拟运输工况测试。
检测需严格执行三类标准体系:1) 基础标准:GB/T 50080-2016《混凝土含气量试验方法》、ISO 1920-3混凝土测试国际标准;2) 行业标准:JTGE30-2005公路工程沥青试验规程、ASTM D3985包装材料透氧率标准;3) 变化量评价标准:混凝土含气量经时损失应≤1.5%/h(JGJ55规定),食品包装顶空气体变化率需符合GB/T 21302要求。所有检测须在CMA/CNAS认证体系下实施三级质量控制。
通过上述标准化流程,可获取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建议每批次产品进行初始+3时间点检测,关键工程材料应增加至6时间点监测,确保完整掌握气体逸散动力学特征。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