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普通建(构)物工程现状测量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5 01:38:52 更新时间:2025-07-14 01:38:5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5 01:38:52 更新时间:2025-07-14 01:38:5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地下普通建(构)物工程(如地下车库、人防工程、管廊、地下室、设备基础等)的现状测量检测是保障其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及后续维修改造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由于地下工程长期处于封闭、潮湿、复杂的地质环境及地下水作用中,结构易受到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裂缝开展、渗漏水、不均匀沉降等多种病害的影响。定期或针对性地进行现状测量检测,能够准确评估其当前的技术状况、识别潜在风险隐患、追溯病害发展历程,为结构安全性评定、耐久性预测、维修加固方案制定以及运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客观、量化的依据,有效延长结构使用寿命,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针对地下普通建(构)物工程的特点,现状测量检测通常涵盖以下关键项目:
1. 几何尺寸与变形测量: 包括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如墙厚、板厚、柱截面)、内部净空尺寸;结构整体或局部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沉降、上浮)、倾斜;结构构件的挠度、扭曲变形等。
2. 裂缝检测: 这是地下工程检测的重点。需详细检测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深度及其发展变化;绘制裂缝分布图;分析裂缝性质(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沉降裂缝、受力裂缝等)及其危害程度。
3. 材料劣化检测:
4. 渗漏与地下水影响检测: 查明渗漏点的位置、范围、渗漏形式(点漏、线漏、面渗)、渗漏量;检测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分析渗漏原因(结构裂缝、施工缝处理不当、防水层失效等)及对结构的影响(溶蚀、钢筋锈蚀加速等)。
5. 环境条件测量: 监测地下空间内的温度、湿度;检测地下水或土壤中的侵蚀性离子含量(如Cl-、SO42-含量)。
6. 结构连接与构造检查: 检查后浇带、施工缝、变形缝等细部构造的现状(是否开裂、渗漏、错台);预埋件、管道穿墙套管等的状况及封堵情况。
7. 使用荷载及损伤调查: 调查结构当前承受的实际荷载(设备、堆载等);记录人为或意外造成的损伤(碰撞、凿槽等)。
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需选用相应的专业仪器设备:
测量类: 全站仪、精密电子水准仪、激光测距仪、激光投线仪、收敛计、测斜仪、裂缝显微镜(读数显微镜)、裂缝宽度检测仪(塞尺、裂缝测宽仪)、钢筋位置测定仪(钢筋扫描仪)、里氏硬度计(可间接测强)。
材料性能类: 混凝土回弹仪、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混凝土取芯机、碳化深度测量仪、钢筋锈蚀检测仪(半电池电位法、线性极化法等)、保护层厚度检测仪(与钢筋扫描仪结合)、电阻率仪(评估混凝土渗透性)。
环境与渗漏类: 温湿度计、流量计(定量渗漏)、水质分析仪(现场快速检测或取样送化验室)、内窥镜(检查孔洞内部)、红外热像仪(辅助查找渗漏源和空鼓)。
其它辅助: 照相机、摄像机(记录现状)、绘图板或平板电脑(现场绘制草图)、卷尺、靠尺等。
检测方法的选择需结合工程特点、检测目的、现场条件及规范要求:
1. 现场普查与详细调查: 目视检查结合简单工具(锤、镜等)进行初步普查,标识出明显缺陷部位;对重点部位(如裂缝密集区、渗漏区、变形区)进行详细测量、绘图、拍照记录。
2. 非破损检测方法: 优先采用非破损或微破损方法,如回弹法、超声波法测混凝土强度;钢筋扫描仪检测钢筋分布及保护层厚度;电位法检测钢筋锈蚀;裂缝测宽仪、显微镜测量裂缝宽度。
3. 局部破损检测方法: 当非破损检测精度不足或需验证时采用,如钻取混凝土芯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及碳化深度检测;局部剔凿检查钢筋锈蚀状况、保护层厚度及混凝土密实性。
4. 长期监测方法: 对于重要的变形(沉降、水平位移)和裂缝,设置永久或临时观测点,进行定期或连续的监测,获取变化速率和趋势。常用仪器包括精密水准仪、全站仪、固定式测斜仪、裂缝自动监测仪等。
5. 资料收集与分析: 收集原设计图纸、竣工资料、历次检测报告、维修记录等,与现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追溯病害发展过程。
地下普通建(构)物工程现状测量检测工作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确保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比性,主要包括:
通用类:
变形测量类:
材料性能检测类:
专项类:
地方标准: 各地方也可能发布适用于本地区的检测技术规程或指南,检测时应一并考虑。
检测完成后,需依据相关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明确结构现状的等级评定(如安全性等级、使用性等级),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建议或维修加固措施,最终形成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鉴定报告。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