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板抗风荷载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5 06:42:54 更新时间:2025-07-14 06:42:5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5 06:42:54 更新时间:2025-07-14 06:42:5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防眩板作为设置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中央分隔带上的关键交通安全设施,其主要功能是在夜间有效遮挡对向车辆眩光,提升驾驶员夜间行车的视觉舒适性和安全性。由于其长期暴露在户外环境中,尤其是地处空旷地带,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强风、台风、阵风等恶劣气象条件。抗风荷载性能直接关系到防眩板的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若抗风能力不足,轻则导致防眩板本身变形、断裂、脱落,影响使用功能和美观;重则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如碎片飞溅撞击车辆或导致支撑结构倒塌,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因此,对防眩板及其连接部件进行严格、科学的抗风荷载检测,是验证其结构设计合理性、材料选用恰当性、安装工艺可靠性及最终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行业规范要求的核心手段,是确保防眩板在服役期内能够安全、稳定、持续发挥功能不可或缺的质量控制环节。
防眩板抗风荷载检测的核心项目通常包括:
1. 静载抗风性能测试: 模拟恒定风载荷作用下的受力状态,测量防眩板及其连接件(如支架、抱箍、螺栓等)的变形量(挠度)是否满足要求,直至达到规定的加载值或发生破坏。
2. 风致振动(疲劳)性能测试: 模拟风载荷的脉动特性(如涡激振动),对防眩板施加交变循环载荷,考核其在长期动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和结构稳定性。
3. 极限承载力测试: 持续增加载荷直至试件发生破坏(如断裂、连接失效、屈曲失稳等),测定其最大承载能力(破坏载荷)。
4. 残余变形量: 在静载测试加载到规定值并卸载后,测量防眩板的永久变形(残余挠度),评估其弹性恢复能力。
5. 连接件性能: 特别关注固定防眩板的支架、抱箍、螺栓等连接件在风载荷下的强度、刚度和抗滑移性能。
进行防眩板抗风荷载检测需使用以下关键仪器设备:
1. 万能材料试验机或专用抗风荷载试验台架: 核心设备,提供可精确控制和测量的拉伸、压缩或弯曲载荷。需具备足够的负荷容量(通常数百千牛级别)和行程。
2. 力传感器: 高精度测量施加在试件上的载荷大小。
3. 位移传感器(如LVDT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或激光位移计): 用于精确测量防眩板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量(挠度)。
4.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实时采集力、位移、时间等信号,进行数据处理、记录、绘图(如载荷-挠度曲线)和存储。
5. 夹持装置与加载头: 根据标准要求设计,用于牢固固定防眩板试件并确保载荷按规定的加载点、加载方式(如均布加载、点加载)施加。
6. 应变片及应变采集仪(可选): 用于更详细地分析关键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
防眩板抗风荷载检测的主要方法遵循以下步骤:
1. 样品安装: 将被测防眩板(通常包含其完整的支撑连接系统)按实际使用状态(或标准规定的安装要求)牢固安装在试验装置上。确保加载装置能模拟风载荷的作用方向和方式(通常垂直于板面)。
2. 仪器连接与校准: 安装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连接数据采集系统并进行零点校准。
3. 预加载: 通常先施加一个较小的初始载荷(如标准规定最大载荷的5%),以消除装配间隙,然后卸载至初始状态,作为正式加载的起点。
4. 加载程序: * 静载测试: 以恒定速率(一般为100-200 mm/min)连续加载。记录各级载荷下的变形量,直至达到标准规定的设计风荷载值(如《公路防眩设施技术条件》JT/T 333-2023中规定的Fw值),检查变形是否在限值内;或继续加载至破坏,记录破坏载荷和破坏模式。 * 动载(疲劳)测试: 对试件施加规定次数(如200万次)的交变载荷(正弦波或其它规定波形),载荷幅值通常为标准规定的设计风荷载值Fw的一部分(如±0.5Fw)。试验过程中及结束后检查试件是否出现裂纹、连接松动等失效现象,并测量残余变形。
5. 变形测量: 在加载过程中,持续监测并记录防眩板特定测量点(如板面中心、端部)的位移(挠度)变化。
6. 结果记录: 详细记录加载过程、载荷-挠度曲线、破坏载荷、破坏位置和形态、残余变形量等关键数据。
防眩板抗风荷载检测主要依据以下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其中明确规定了测试要求、加载方式、加载值、变形限值、合格判定准则等:
1. 《公路防眩设施技术条件》(JT/T 333-2023): 这是目前针对公路防眩设施(包括防眩板)最核心、最权威的现行行业标准。它对防眩板的抗风荷载性能(包括静载和疲劳性能)提出了明确要求: * 规定了设计风荷载Fw的计算方法(通常基于工程所在地的设计风速、板型尺寸等因素)。 * 要求防眩板在承受标准规定的静力设计荷载(如0.5Fw或Fw,具体取决于板型和连接方式)时,其最大变形量应不大于规定值(例如L/100,L为板长)。 * 要求防眩板能承受不小于标准规定的最小极限荷载(如1.5Fw)而不发生破坏。 * 对连接件的抗拉拔力、抗剪力也有具体要求。
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9部分:防眩设施》(GB 5768.9-2018): 该国家标准虽然主要规范设置要求,但也引用了防眩板产品需符合JT/T 333等标准的技术要求。
3.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GB/T 16422 系列,等同ISO 4892): 虽然不是直接的风荷载标准,但常与风荷载测试结合,用于评估防眩板(尤其塑料材质)在经历人工加速老化(模拟长期户外紫外线、温度、湿度作用)后,其抗风荷载性能是否显著下降。
4. 其他相关标准: 某些大型项目或特定需求可能参考更广泛的结构工程标准或风工程标准,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进行风压计算。
关键检测参数依据标准: 具体检测时,加载值(设计风荷载Fw、破坏荷载)、加载速率、变形允许限值(如L/100)、疲劳加载次数和幅值、合格判定标准等,都必须严格依据现行有效的JT/T 333的规定执行。检测报告需清晰注明所依据的标准版本。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