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集料颗粒级配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5 09:08:26 更新时间:2025-07-14 09:08:2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5 09:08:26 更新时间:2025-07-14 09:08:2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粗集料作为混凝土、沥青混合料及各类基层材料的关键骨架组分,其颗粒级配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工程材料的密实度、强度、稳定性及施工和易性。颗粒级配是指粗集料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比例,通过科学检测可确保集料形成最优的嵌挤结构,减少孔隙率,提升整体力学性能。在道路工程、建筑工程及水利工程中,粗集料级配的失控可能导致混合料离析、压实困难、强度不足或耐久性下降等严重问题。因此,颗粒级配检测不仅是原材料进场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也是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过程监控的重要依据,对保障工程质量和延长结构使用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粗集料颗粒级配检测的核心项目是通过筛分试验确定试样在各标准筛上的质量分布,进而计算出累计筛余百分率或通过百分率。具体检测目标包括:
1. 分计筛余百分率:每个单一筛孔上存留集料的质量占总试样质量的百分比。
2. 累计筛余百分率:某筛孔及其以上所有筛孔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
3. 通过百分率:通过某筛孔集料的质量占总试样质量的百分比(即100%减去该筛孔的累计筛余)。
检测需涵盖工程规范要求的全部关键筛孔尺寸(如37.5mm, 31.5mm, 26.5mm, 19.0mm, 16.0mm, 9.5mm, 4.75mm等),以完整描绘颗粒分布曲线。
颗粒级配检测需依赖一系列精密且符合标准的仪器设备:
1. 标准试验筛:方孔金属丝编织筛,筛框直径通常为300mm,孔径规格根据待检集料最大粒径及规范要求选定一套(含底筛和盖)。
2. 振筛机:机械或电动式筛分装置,能提供均匀的水平或垂直振动(振幅、频率符合标准),确保高效分离。
3. 电子天平:量程满足试样要求(通常≥10kg),精度至少达0.1g(用于筛余质量称量)或0.1%(用于总样质量称量)。
4. 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用于烘干试样至恒重,消除水分影响。
5. 辅助工具:浅盘、毛刷(软质)、取样铲等。
粗集料级配检测主要采用干筛法,严格遵循国家标准规程进行操作:
1. 取样与缩分:按规范随机抽取代表性样品,采用四分法或分料器缩分至所需试验量(通常为最大粒径的4倍以上,且不少于规定最小值)。
2. 烘干:将试样置于(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间隔2小时称量差值≤0.1%),冷却至室温。
3. 筛分准备:将标准筛按孔径由大到小顺序叠放(大孔径在上),加底筛和盖。称取烘干试样质量(m总),精确至0.1%。
4. 机械筛分:将试样倒入最上层筛中,加盖后置于振筛机上。设定筛分时间(通常10-15分钟),启动振筛直至无颗粒通过筛孔为止。
5. 称量与记录:逐层取下筛子,在洁净浅盘上轻叩筛框并用毛刷清理筛余物。精确称量各筛上筛余质量(mi)。所有筛余质量总和与总质量(m总)的差值不得超过m总的0.5%,否则需重试。
6. 计算:
7. 结果表达:绘制级配曲线图(以筛孔尺寸为横坐标,通过百分率为纵坐标),或列表报告各筛孔累计筛余或通过百分率。
粗集料颗粒级配检测必须严格依据国家或行业颁布的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进行,主要标准包括:
1. 核心标准:
2. 标准核心要求:
严格遵循标准化的检测流程与判定依据,是确保粗集料颗粒级配检测结果科学、准确、可比,并最终服务于工程品质的根本保障。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