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颜色评价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5 18:47:32 更新时间:2025-07-14 18:47:3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5 18:47:32 更新时间:2025-07-14 18:47:3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在食品工业中,颜色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新鲜度和可口性进行判断的首要感官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整体接受度。食品颜色不仅关乎美观,更与其加工工艺、储存条件、原料品质以及可能的添加剂使用密切相关。例如,烘焙食品的褐变程度、果蔬制品的色泽鲜艳度、肉制品的红色稳定性等都是关键的品质参数。因此,对食品颜色进行科学、客观、精确的评价与检测,对于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优化生产工艺、进行品质控制、确保食品安全合规以及满足消费者期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食品颜色评价检测的核心项目通常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色度参数测量: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检测项目,主要量化食品的颜色特征。最常用的色空间是CIE L*a*b*(CIELAB)系统:
颜色均匀性/稳定性评估:检测同一产品不同部位或不同批次间颜色的差异,以及产品在储存、运输或货架期内颜色的变化(褪色、褐变等)。
特定色泽指标:针对特定食品,可能需要测量特定指标,如肉制品的红度值(a*值或专门的红度计读数),食用油的罗维朋色度(Lovibond Tintometer),白度的亨特白度(Hunter Whiteness)或黄度指数(Yellowness Index)等。
实现食品颜色的客观量化主要依赖各类测色仪器:
工作原理基于三刺激值(类似人眼对红、绿、蓝光的感应)。结构相对简单,通常配备标准光源(如D65日光)和规定的观测条件(如10°视场)。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便携性好,适用于生产线快速检测和批次间颜色差异控制。其测量结果直接输出L*, a*, b*等值。但精度和光谱分辨能力通常低于分光光度仪。
工作原理是将样品反射(固体、粉末)或透射(液体、透明物质)的光进行分光,测量其在可见光范围(通常380-780 nm)内各个波长点的反射率或透射率,然后通过计算转换成各种色度参数(如L*, a*, b*, XYZ等)。
精度高、功能强大,可提供完整的光谱反射/透射曲线,不仅能给出色度值,还能用于分析着色剂、检测异物或进行更复杂的颜色分析。根据光路设计,分为0°/45°(模拟人眼观察,适合不光滑表面)和d/8°(积分球式,适合各种表面,包括高光泽或纹理表面)等类型。是实验室颜色分析和建立颜色标准的首选仪器。
食品颜色评价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仪器分析两大类:
依靠训练有素的人员在标准光源箱(如D65光源)下,将样品与标准色卡(如孟塞尔色卡、Pantone色卡、特定产品的标准比色板)进行视觉比对。这种方法成本低,但主观性强,易受观察者状态、环境光、样品表面状态等因素影响,结果重复性和准确性有限,主要用于辅助判断或要求不高的场合。
这是目前主流的、标准化的方法,核心步骤包括:
为确保颜色评价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国内外制定了众多相关标准:
在实际检测中,应优先遵循具体产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选择指定的检测方法和仪器类型(如规定使用分光测色仪或特定型号色差计),并严格按照标准描述的样品制备、仪器校准和测量步骤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法律效力。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