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淋巴瘤细胞基因突变试验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5 23:38:06 更新时间:2025-07-14 23:38:0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5 23:38:06 更新时间:2025-07-14 23:38:0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小鼠淋巴瘤细胞基因突变试验(Mouse Lymphoma Assay, MLA),通常特指利用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系进行的tk基因座(胸苷激酶基因)突变试验,是国际公认的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检测方法之一。该试验主要用于评估受试化学物质或物理因子(如辐射)诱导哺乳动物体细胞基因突变的潜能,特别是在常染色体基因位点上诱发基因突变、缺失、重组等遗传损伤的能力,是遗传毒理学研究和药物、化学品、农药等安全性评价中关键的体外遗传毒性测试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原理是利用L5178Y细胞株内tk基因位点的杂合性(tk+/-),受试物若引起该基因位点的突变失活(导致tk-/-表型),突变细胞便能在含有选择性药物(如三氟胸苷,Trifluorothymidine, TFT)的培养基中存活并增殖,形成克隆,从而可定量计算突变频率(Mutant Frequency, MF)。
该试验的主要检测项目包括:
1. 细胞存活率/相对存活率: 评估受试物对L5178Y细胞的细胞毒性,通常通过测定溶剂对照和不同浓度受试物处理组在非选择性培养基中的集落形成效率(Cloning Efficiency, CE)来计算相对存活率(Relative Survival, RS)。这是判断试验浓度是否合理(通常RS需 >10-20%)以及结果有效性的关键指标。
2. 突变频率: 评估受试物诱导tk基因座突变的潜力。通过测定溶剂对照和不同浓度受试物处理组在含选择性药物TFT的培养基中的突变集落形成效率(Mutant Cloning Efficiency, MCE),并利用公式计算得出:突变频率 (MF) = MCE处理组 / CE处理组,并将处理组的MF与溶剂对照组的MF进行比较。
3. 剂量-反应关系: 分析突变频率是否随受试物浓度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
4. 统计学显著性: 判断处理组的突变频率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增加。
5. 阳性与阴性对照结果: 验证试验系统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进行小鼠淋巴瘤细胞基因突变试验通常需要以下关键仪器设备:
1. 细胞培养相关设备: * 二氧化碳培养箱(维持37°C, 5% CO2, 高湿度环境) * 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 * 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状态) * 细胞计数仪或血球计数板 * 离心机 * 水浴锅/恒温金属浴 * 冰箱(4°C)和超低温冰箱(-80°C) * 液氮罐(长期细胞储存)
2. 试验操作相关设备: * 精密电子天平(称量受试物) * pH计 * 磁力搅拌器(配制培养基和试剂) * 高压蒸汽灭菌器 * 微孔板振荡器(用于微孔板法)
3. 克隆形成评估设备: * 软琼脂法: 组织培养皿/瓶、显微镜(克隆计数)。 * 微孔板法(更常用): 96孔细胞培养板、多通道移液器、自动液体处理工作站、微孔板读数仪(测量吸光度或荧光以确定孔内细胞生长/克隆形成)。
4. 数据分析设备: * 计算机及专业统计软件(如SAS, SPSS, R) * 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
标准的MLA试验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以微孔板法为主流):
1. 细胞准备: L5178Y tk+/-细胞在含马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常规传代培养,确保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且自发突变率低。
2. 受试物处理: * 在无S9代谢活化系统(直接诱变剂)和/或加S9混合液(前诱变剂)的条件下进行。 * 将细胞悬液与不同浓度的受试物或对照物(溶剂对照、阳性对照)混合,在培养箱中处理一定时间(通常3-4小时)。 * 处理结束后,离心去除含受试物的培养液,用新鲜培养液洗涤细胞,重悬于不含受试物的完全培养基中。
3. 表达期: * 将处理后的细胞接种于培养瓶中,在无选择压力的条件下培养2-3天(通常48-72小时)。此阶段允许突变表型充分表达(即细胞内原有的TK酶被稀释降解)。 * 期间需要根据细胞生长情况进行传代,维持细胞在适宜密度。
4. 毒性测定(相对存活率RS): * 表达期结束后,计数细胞,调整细胞密度。 * 将细胞接种于96孔板(用于微孔板法)或培养皿(用于软琼脂法),在非选择性培养基中培养,评估集落形成效率(CE处理组)。 * 计算相对存活率:RS = (CE处理组 / CE溶剂对照组) × 100%。
5. 突变选择(突变频率MF): * 将另一部分表达期后的细胞接种于含选择性药物TFT(通常4 μg/mL)的培养基中(96孔板或培养皿)。 * 在培养箱中培养足够时间(通常10-14天),使突变细胞(tk-/-)形成可计数的克隆(集落或微孔中细胞生长阳性)。
6. 克隆计数/结果判定: * 微孔板法: 在培养结束时,向每孔加入MTT或类似染料孵育,活细胞将染料还原成有色/荧光产物。使用微孔板读数仪测定各孔吸光度(OD)或荧光值。通常设定阈值(如OD值 > 溶剂对照平均OD值 + 3倍标准差)判定为阳性孔(即含有突变克隆)。 * 软琼脂法: 在显微镜下人工计数直径大于规定值(如0.25 mm)的集落。
7. 计算与统计分析: * 计算各组的突变克隆形成效率(MCE):微孔板法通常使用泊松分布公式计算(MCE = -ln(P0) / N,其中P0为无克隆生长的孔所占比例,N为接种细胞数/孔);软琼脂法则直接计算(突变集落数 / 接种细胞数)。 * 计算突变频率:MF = MCE处理组 / CE处理组 (或校正CE)。 * 计算溶剂对照组的平均背景突变频率及其标准差。 * 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如Fisher精确检验、卡方检验、Dunnett's检验、线性趋势检验等)比较各处理组MF与溶剂对照组MF的差异,判断其统计学显著性(通常p<0.05认为显著增加)。 * 评估是否存在剂量相关的MF增加。
小鼠淋巴瘤细胞基因突变试验的操作规程、接受标准、结果判定和报告要求需遵循国际或国家公认的指导原则和标准操作规程,主要包括:
1. 核心国际指导原则: * OECD Test Guideline No. 490: “In Vitro Mammalian Cell Gene Mutation Tests Using the Thymidine Kinase Gene” (2016年正式采纳)。这是目前最权威、应用最广泛的官方指南,详细规定了试验原理、细胞系要求、受试物处理、表达期、选择期、克隆计数方法(尤其推荐微孔板法)、数据计算(包括突变频率和相对总生长RTG的计算)、结果接受标准(如溶剂对照MF范围、阳性对照要求)、结果判定标准(剂量相关且统计显著的MF增加为阳性)。 * ICH S2 (R1) Guidance: “Guidance on Genotoxicity Testing and Data Interpretation for Pharmaceuticals Intended for Human Use” (2011)。推荐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