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热丝实验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6 23:27:05 更新时间:2025-07-15 23:27:0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6 23:27:05 更新时间:2025-07-15 23:27:0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灼热丝实验检测是评估电工电子产品、塑料部件及其他非金属材料阻燃性能的核心测试方法,其原理模拟由过载电阻或连接点异常发热引发的着火风险场景。该检测在电子电气产品安全认证(如IEC/UL标准)中具有强制地位,直接关系到设备的防火安全等级。通过将特定材料暴露于高温金属丝的灼烧作用,可科学量化其抗引燃性、火焰蔓延速度及自熄能力,为产品设计选材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对预防由过热引发的火灾事故具有重大工程实践意义。
灼热丝实验主要聚焦三大关键指标:首先是起燃温度(GWIT),即材料接触灼热丝30秒内不起燃的最高温度;其次是可燃性指数(GWFI),表征材料在移开热源后30秒内火焰熄灭且无持续燃烧的最高温度;最后是火焰蔓延持续时间,记录移开灼热丝后试样的明火燃烧时间,该参数直接关联火灾蔓延风险等级。
标准灼热丝试验仪包含五个核心模块:①温度可调范围650-1000℃的镍铬合金灼热丝加热系统(直径4mm);②精密电子控温装置(精度±10℃);③试样夹持与自动推进机构(推进力1.0N±0.2N);④底部铺设定量绢纸的引燃性判定平台;⑤高精度计时系统(分辨率0.1秒)。现代设备还集成热电偶实时校准、视频记录及废气处理等辅助单元,确保测试过程符合ISO/IEC 17025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
依据IEC 60695-2-10/11/12系列标准,测试流程分为四个阶段:预处理阶段将试样置于23℃/50%RH环境调节96小时;温度校准阶段用熔点为960℃的纯银片验证灼热丝实际温度;核心测试阶段以1mm/s速度将灼热丝垂直压入试样10mm深度,持续30±1秒;后观察阶段记录移开热源后的火焰持续时间、熔滴引燃性及试样烧损长度。每个温度点需重复5次测试确保结果统计学有效性。
全球主流标准呈现三级架构:基础安全规范层采用IEC 60695-2-10(通用要求)和ISO 9772(塑料薄焰测试);产品应用层包括UL 746A(电气设备评估)、GB/T 5169.10(中国强制认证)及EN 60695-2-12(欧盟CE指令);特定领域层则衍生出IEC 62368-1(音视频设备)和ISO 11925-2(建筑材料)等专项标准。现代标准体系要求测试报告必须包含灼热丝温度曲线、试样厚度参数及环境补偿系数等12项关键元数据。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