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护套厚度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6 23:55:31 更新时间:2025-07-15 23:55:3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6 23:55:31 更新时间:2025-07-15 23:55:3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在电力电缆、通信光缆、控制电缆以及各类电线产品的制造与应用中,非金属护套(如聚氯乙烯PVC护套、聚乙烯PE护套、无卤低烟阻燃护套HFFR、聚氨酯护套等)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电缆结构的最外层保护屏障,护套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优良的机械保护(抵抗挤压、拉伸、冲击、磨损),抵御环境因素侵蚀(如水分、化学物质、紫外线辐射、温度变化),以及提供电气绝缘或阻燃、低烟无卤等附加安全性能。护套的厚度是衡量其能否有效履行这些功能的核心指标之一。厚度过薄将导致机械强度不足、绝缘性能下降、防护失效,易引发短路、漏电、加速老化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厚度过厚则可能导致材料浪费、电缆外径增大、柔软性变差、安装敷设困难以及成本不必要的增加。因此,对非金属护套厚度进行严格、精确、标准化的检测,是电缆生产质量控制、产品验收、型式试验以及确保其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强制性要求。
非金属护套厚度的检测并非仅指测量一个单一数值,而是一个包含多个考察点的系统项目,主要包括:
1. 最小厚度: 这是护套厚度检测的核心关注点。标准通常规定护套任一点的最小厚度不得低于规定值,这是保证护套具备基本机械强度和防护能力的最低要求。
2. 平均厚度: 在护套圆周上均匀分布的若干点测量厚度的算术平均值。平均厚度反映了护套材料的整体使用情况。
3. 厚度均匀性: 通过比较同一截面不同测量点的厚度值,评估护套挤出的同心度和均匀程度。过大的厚度偏差(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可能影响电缆的圆整度、机械性能和后续加工(如成缆、铠装、外护套)。
4. 特定点厚度(如标识处): 对于有标识(如厂家名称、规格、电压等级等)的护套,有时需要检查标识凸起处下方的厚度是否仍能满足最小厚度要求。
进行非金属护套厚度检测,主要依赖以下精密测量仪器:
1. 读数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 原理: 利用光学放大系统观察护套横截面的轮廓,配合精密刻度尺(目镜测微尺或载物台测微尺)进行测量。 * 适用性: 这是相关标准(如GB/T 2951.11, IEC 60502-1)规定的最常用、最基准的检测方法,尤其适用于精确测量最小厚度和检查断面结构。需要制作护套试样的横截面切片(通常经过打磨或切割)。 * 优点: 测量精度高(可达0.01mm),直观可靠,可同时观察护套内部结构(如是否有气孔、杂质)及与内衬层/屏蔽层的界面情况。 * 缺点: 属于破坏性检测,制样过程相对繁琐耗时,不适合在线快速检测。
2. 千分尺(螺旋测微器): * 原理: 利用精密螺纹的旋转位移放大原理进行测量。 * 适用性: 主要用于测量圆柱形护套(未切开)的外径,然后通过公式“护套厚度 = (外径 - 挤包前直径) / 2”间接计算平均厚度。也可用于直接测量从护套上切下的窄条状试样的厚度(此时测量的是局部厚度)。 * 优点: 操作相对简便,便携性好,可进行非破坏性(间接法)或微破坏性(直接测窄条)测量。 * 缺点: 间接法依赖于准确测量挤包前直径(如导体直径或缆芯直径),且默认护套完全同心,对偏心度敏感,无法获得最小厚度点。直接测窄条法代表性有限,且对试样边缘平整度要求高。
3. 壁厚测量仪(测厚仪): * 原理: 包括机械接触式(如指针式、数显式)和超声波测厚仪。 * 适用性: * 机械接触式测厚仪: 常带有平面砧座和球形测头,适用于测量从护套上切下的平板状试样或窄条试样的局部厚度,操作类似千分尺但量程更大或带有表盘/数显。 * 超声波测厚仪: 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渡越时间计算厚度。适用于测量已敷设电缆护套的现场无损检测。 * 优点(超声波): 无损检测,快速便捷,可在现场对成品电缆进行抽查。 * 缺点: 精度通常低于读数显微镜和千分尺(尤其对材料声速设定敏感),受护套表面状况、内部结构(如气孔、分层)影响较大,标准中较少作为仲裁方法。
4. 投影仪/影像测量仪: 结合光学放大和图像分析软件,可自动或半自动测量护套横截面切片图像上的厚度,提高测量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
标准化的检测流程是保证结果准确性和可比性的基础,主要步骤如下:
1. 取样: 从成品电缆(或挤护套工序后的线芯)上切取代表性试样。试样长度应足够包含至少一个完整的制造单元(如绞合节距)并便于夹持和制样。
2. 制样(针对读数显微镜法): * 将试样垂直于轴线切成薄片(通常1-2mm厚)。 * 对切片进行镶嵌、研磨和抛光,直至获得清晰、无划痕、无变形的横截面。 * 清洁截面,确保待测边缘清晰可见。
3. 测量点选取(显微镜法关键): * 在护套圆周上选取至少6个测量点,这些点应尽可能等间距分布。 * 特别需要仔细检查护套最薄处(通常是挤出过程中可能发生偏心的区域)。标准通常要求记录每个测量点的厚度和其中的最小值。
4. 测量操作: * 显微镜法: 将制备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并调焦清晰。移动载物台或旋转目镜测微尺,使十字线分别对准护套的内边界和外边界,读取两次位置的刻度差,换算得到该点的实际厚度。 * 千分尺法(间接): 在试样同一截面上,相隔约90度的两个方向测量护套外径,取平均值。准确测量(或已知)挤包护套前的结构直径(D)。护套平均厚度 t = (D_out - D) / 2。 * 千分尺/测厚仪法(直接): 从护套上沿轴向切取一条窄带(通常约10mm宽),将其展平(必要时轻微加热但避免变形),用千分尺或测厚仪在窄带上随机测量多点或规定点位的厚度。
5. 计算与记录: * 计算所有测量点的算术平均值得到平均厚度。 * 找出所有测量点中的最小值作为最小厚度。 * 记录所有测量点的厚度值、平均值、最小值以及测量点的位置信息。 * 记录使用的仪器型号、精度、环境温度(若有要求)等信息。
非金属护套厚度的检测必须严格依据相关国家、行业或国际标准执行,以确保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和可比性。主要标准包括:
1. GB/T 2951.1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 这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电缆绝缘和护套厚度测量的最核心、最详细的基础方法标准。 * 详细规定了护套横截面切片制备、显微镜测量法(基准方法)、千分尺测量法(间接法和直接法)的具体步骤、测量点选取原则、结果计算与修约要求。
2. GB/T 12706.1-2020 《额定电压1kV(Um=1.2kV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实验室认可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关于我们
部分仪器
合作客户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