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纱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7 02:53:00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3:0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7 02:53:00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3:0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并纱检测是纺织生产流程中至关重要的质量控制环节,主要针对两根或多根单纱通过加捻、合股等方式合并形成的复合纱线进行系统性检测。在纺织工业中,并纱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织造效率和最终面料的物理性能。这项检测的核心目的是评估并纱的均匀度、强度、捻度稳定性及外观瑕疵,确保其满足下游工序要求。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企业能有效预防纱线断裂、织物疵点等问题,降低原料损耗达15%以上,同时显著提升纺织品在色牢度、耐磨性等关键指标上的表现,对保障供应链质量稳定性具有战略意义。
并纱检测涵盖物理性能和表观质量两大维度。物理性能检测包括:断裂强力与伸长率测试(评估纱线抗拉伸能力)、捻度均匀性检测(分析单位长度捻回数稳定性)、回潮率测定(控制含水率对后续染整的影响);表观质量检测则聚焦纱疵分级(如细节、粗节、棉结的自动识别)以及毛羽指数量化(使用光学投影法评估纤维突出程度)。特殊场景还需增加耐磨性、静电效应等专项测试。
现代并纱检测依托高精度仪器实现数据化分析。主力设备包括:USTER® TESTER 6型条干仪(配备电容+光学双传感系统,可同步检测直径变异与毛羽分布)、STATIMAT ME+全自动强力仪(支持0.02cN/tex分辨率的多点断裂测试)、TWISTMATIC捻度测试仪(采用直接退捻法,精度达±0.1捻/10cm)。辅助设备涵盖恒温恒湿箱(维持65%RH±2%的标准测试环境)和数字式纱线捻度平衡仪,形成完整的检测矩阵。
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检测可靠性。首先执行取样规范(按GB/T 398-2018抽取10个筒纱),预处理阶段在温度20℃±2、湿度65%±4%环境中平衡24小时。核心检测采用三步法:1)条干均匀度检测——将纱线以400m/min速度通过8mm检测槽,采集5分钟CV值数据;2)电子强力测试——夹距500mm,拉伸速度500mm/min,记录断裂强伸曲线;3)退捻法捻度测定——固定预加张力0.5cN/tex,退捻至单纱完全分离。所有数据经USTER® QUANTUM 3.0系统进行SPC统计分析。
全球并纱检测遵循严苛的标准化体系。中国强制标准GB/T 398-2018《棉本色纱线》规定了条干CV≤12.5%、单纱断裂强度≥12cN/tex等关键阈值;ISO 2062:2009《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断裂强力和伸长率的测定》规范了拉伸试验条件;美国ASTM D1423-2017标准则对捻度测试的夹持距离作出详细限定。对于高端医用纺织品,还需满足YY/T 0857-2020《医用并捻缝合线》对生物相容性的特殊要求,形成覆盖基础性能到终端应用的全维度标准框架。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