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乙炔含量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8 14:24:02 更新时间:2025-07-17 14:24:0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8 14:24:02 更新时间:2025-07-17 14:24:0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在众多工业领域(如电力、化工、冶金、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药生产等)和实验室研究中,准确测定气体混合物中微量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₂)和乙炔(C₂H₂)的含量至关重要。这些气体虽然浓度极低(常为ppm甚至ppb级别),但其存在往往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或潜在危害。例如,在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GA)是诊断电力设备内部潜伏性故障的核心手段,其中CO、CO₂的产生常与固体绝缘材料(如纤维素)的过热或老化相关,而乙炔则是表征放电性故障(尤其是高能放电)的特征气体。因此,建立灵敏、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对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监控生产过程、评估环境质量、确保产品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检测的核心项目是定量测定气体样品(或溶解于特定溶剂,如变压器油中的气体)中以下三种关键气体的痕量浓度:
1. 一氧化碳(CO):剧毒气体,也是绝缘材料热分解的重要产物。
2. 二氧化碳(CO₂):绝缘材料老化、氧化或热分解的常见产物。
3. 乙炔(C₂H₂):电力设备中高能放电(如电弧)或高温下碳氢化合物分解的标志性气体。
检测的目标是准确获得它们在复杂背景气体(如空气、氮气、氢气、甲烷等)存在下的具体浓度值。
针对微量CO、CO₂和C₂H₂的检测,最常用且成熟的仪器是气相色谱仪(GC),并配备不同的检测器以满足灵敏度和选择性的要求:
1. 热导检测器(TCD):通用型检测器,对几乎所有气体都有响应,但灵敏度相对较低,更适用于常量或较高浓度(如百分比级别)的气体分析,对于痕量分析通常不够。
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对碳氢化合物(如C₂H₂、CH₄、C₂H₄、C₂H₆等)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达ppb级)和优异的线性范围。FID是检测乙炔(C₂H₂)的首选检测器。
3. 催化燃烧检测器(CCD):有时用于特定场景的可燃气体总量或特定成分检测,但较少用于精确的痕量CO、CO₂、C₂H₂定量。
4. 转化炉/镍触媒转换器 + FID:这是检测痕量CO和CO₂的关键组合技术。CO和CO₂本身在FID上响应极弱或不响应。通过一个高温(通常约380°C)的镍触媒转化炉,将它们分别转化为FID有高响应的甲烷(CH₄):
转换后的CH₄进入FID检测,从而实现对CO和CO₂的高灵敏度检测。
5. 其他可选配置:为优化分离效果,色谱柱系统常采用双柱或多柱切换技术(如填充柱+毛细管柱),并可能配置阀系统进行气体进样和切割。
基于气相色谱法,检测微量CO、CO₂、C₂H₂的典型流程如下:
1.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 对于气体样品:使用气密性良好的注射器、气体采样袋或专用气瓶采集,避免污染和泄露。通常直接进样。 * 对于溶解于油(如变压器油)中的气体:必须首先进行脱气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机械振荡脱气(罗氏法、溶解平衡法)或真空脱气法,将溶解的气体从油中完全定量地提取到特定容器(如注射器或气袋)的气相中。
2. 气相色谱分析: * 进样: 使用定量进样环或气密注射器将一定体积的样品气体(或脱出的气体)注入色谱系统。 * 分离: 载气(通常为高纯氦气或氩气、氮气)携带样品通过色谱柱系统。根据所用色谱柱(如Porapak系列分子筛、活性炭、PLOT柱等)的分离特性,样品中的各种组分(包括目标气体H₂、O₂、N₂、CH₄、CO、CO₂、C₂H₄、C₂H₆、C₂H₂等)按不同的保留时间被分离开。 * 转化与检测: * 分离后的C₂H₂直接进入FID检测器进行高灵敏度检测。 * CO和CO₂流经高温镍触媒转化炉,在氢气流存在下被定量转化为CH₄。 * 转化后的CH₄(即代表原样品中的CO和CO₂)进入FID检测器检测。 * 数据采集与处理: 色谱工作站记录各个组分流出色谱柱时检测器产生的电信号(色谱峰),根据保留时间定性,根据峰面积或峰高定量。
3. 定量方法: * 外标法: 最常用。预先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混合物(含有目标气体)在相同分析条件下进样分析,建立各组分浓度与色谱峰面积/高度的标准工作曲线。未知样品的浓度通过其峰面积/高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得。 * 内标法: 向样品和标气中加入已知浓度的、在样品中不存在或浓度恒定且易分离检测的参考气体(内标物,如氦气、氩气)。通过测量目标气体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进行定量,可减少进样体积误差的影响。
微量CO、CO₂、C₂H₂的检测,特别是在电力行业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领域,有严格的国家和国际标准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 国内主要标准: * GB/T 17623-2017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这是中国国家标准,详细规定了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绝缘油中溶解的H₂、CH₄、C₂H₆、C₂H₄、C₂H₂、CO、CO₂等气体组分含量的方法,包括仪器要求、样品脱气方法(溶解平衡法/顶空取气法)、色谱分析条件、定量方法(推荐外标法)等。是电力行业进行DGA的核心依据标准。 * DL/T 722-2014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电力行业标准,不仅包含检测方法(通常引用或基于GB/T 17623),更侧重于对检测结果(主要是H₂、CH₄、C₂H₆、C₂H₄、C₂H₂、CO、CO₂)的故障诊断和判断规则。规定了如何根据各气体含量、产气速率、特征气体比值等来诊断变压器等设备的故障类型(过热、放电等)和严重程度。
2. 国际主要标准: * IEC 60567:2011 《Oil-fill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Sampling of gases and of oil for analysis of free and dissolved gases - Guidance》: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指导如何从充油电气设备中采集油样和气样以及脱气处理,为后续分析提供标准化样品前处理流程。 * IEC 60599:2015 《Mineral oil-fille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service - Guidance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dissolved and free gases analysis》:IEC标准,对应于DL/T 722,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用于解释充油电气设备(变压器、电抗器、套管等)中溶解气体和自由气体分析结果,进行故障诊断的指导性文件。
遵循这些标准是确保微量CO、CO₂、C₂H₂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比,并最终能科学有效地用于设备状态评估和故障诊断的根本保障。实验室在开展此类检测时,必须严格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如使用标准物质校准、重复性试验等)。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