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检测的重要性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是广泛用作增塑剂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常见于聚氯乙烯(PVC)塑料、橡胶、涂料、粘合剂以及个人护理产品中。这些化合物并未与材料聚合物牢固结合,因此容易迁移到环境介质(如水、土壤、空气)以及与材料接触的产品(如食品、药品、玩具)中。研究表明,DBP和DOP具有内分泌干扰毒性、生殖发育毒性以及潜在的致癌风险,尤其对儿童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如欧盟、美国、中国)均已出台严格的法规限制其在特定产品(如玩具、食品接触材料、医疗器械)中的使用含量。对DBP和DOP进行准确、灵敏的检测,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满足法规符合性的关键环节。
主要检测项目
针对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通常关注以下核心项目:
- 目标化合物识别与确认:明确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检测物DBP和DOP。
- 定量分析:精确测定样品中DBP和DOP的残留量或迁移量(通常以毫克/千克, mg/kg 或微克/升, μg/L 表示)。
- 多组分同时筛查:通常会对多种常见邻苯二甲酸酯(如DEHP、DBP、BBP、DINP、DIDP、DNOP等)进行同时检测,以满足法规(如欧盟REACH法规附件XVII第51、52条)对特定邻苯二甲酸酯总量的限制要求。
- 迁移量测试:对于食品接触材料、玩具等产品,需模拟实际使用条件(如特定温度、时间、模拟液),检测其向食品或唾液等模拟物中迁移出的DBP、DOP等物质的量。
核心检测仪器
DBP和DOP的痕量检测高度依赖先进的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MS):这是目前检测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标准仪器和首选方法。GC实现复杂基质中目标物的高效分离,MS(尤其是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提供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 (GC-MS/MS):对于基质非常复杂或法规限量极低的样品(如婴幼儿产品),GC-MS/MS凭借其更高的选择性和抗基质干扰能力,能提供更低的检测限和更可靠的定性确认。
- 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虽然不如GC-MS常用,但对于某些热不稳定或不易气化的特定邻苯二甲酸酯,或特定应用场景,HPLC(常配备紫外UV或二极管阵列DAD检测器)可作为补充方法。
- 样品前处理设备: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常用设备包括:
- 索氏提取器、加速溶剂萃取仪(ASE):用于固体或半固体样品中目标物的萃取。
- 超声波萃取仪:适用于多种形态样品的快速萃取。
- 固相萃取装置(SPE):用于萃取液的净化和富集,去除干扰物。
- 氮吹仪、旋转蒸发仪:用于萃取液的浓缩。
常用检测方法
DBP和DOP的检测流程通常包括样品制备、提取、净化、浓缩、仪器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步骤:
- 样品制备:根据样品形态(塑料、食品、液体、化妆品等)进行粉碎、均质、混匀等处理。
- 提取:常用方法包括:
- 溶剂萃取:使用正己烷、丙酮、乙醚或混合溶剂(如正己烷:丙酮=1:1)进行索氏提取、超声提取或加速溶剂萃取(ASE)。
- 溶解-沉淀法:对于塑料等高分子样品,可将其溶解于四氢呋喃(THF)等溶剂中,再用甲醇或乙醇等沉淀剂将聚合物沉淀,目标物保留在上清液中。
- 迁移试验:对食品接触材料等,使用水、模拟油(橄榄油、异辛烷等)、酸性/碱性/酒精模拟液,在规定条件下进行迁移试验。
- 净化与浓缩:
- 净化:常使用固相萃取柱(如硅胶柱、弗罗里硅土柱、C18柱)或凝胶渗透色谱(GPC)去除提取液中的油脂、色素、大分子干扰物。
- 浓缩:使用温和氮吹或旋转蒸发将净化后的提取液浓缩至适宜体积,供上机分析。
- 仪器分析:
- GC-MS分析:采用弱极性或中等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如HP-5MS, DB-5MS, 30m x 0.25mm x 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约50-70°C,以一定速率升温至280-300°C。离子源:电子轰击源(EI, 70eV)。扫描方式:全扫描(Scan)用于定性,选择离子监测(SIM)用于定量(DBP的关键特征离子常为149, 150, 205;DOP常为149, 150, 279)。
- 定性与定量:
- 定性:通过目标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准物质一致,且特征离子的质谱图或离子丰度比与标准谱图匹配来确认。
- 定量:主要采用外标法或内标法(常用氘代内标如D4-DBP, D4-DEHP等)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DBP、DOP的含量。内标法能有效校正前处理和仪器分析过程中的损失和波动,提高准确性。
主要检测标准
国内外针对DBP、DOP及其他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制定了多项权威标准,指导实验室规范操作:
- 中国国家标准(GB):
- GB/T 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中国检测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包括DBP、DOP等16种)的通用方法标准,采用GC-MS。
- GB 31604.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专门针对食品接触材料中PAEs的含量和迁移量检测。
- GB/T 22048-2022《玩具及儿童用品中特定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规定了玩具和儿童护理用品中DBP、BBP、DEHP、DNOP、DINP、DIDP 6种增塑剂含量的GC-MS测定方法。
- GB/T 28599-2020《化妆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测定》:规定了化妆品中多种PAEs的GC-MS测定方法。
- 国际/国外标准:
- EN 14372:2004《儿童用品和儿童护理用品 - 餐具和喂养器具 - 安全要求和测试》(含PAEs迁移量测试方法)。
- EN 15777:2009《纺织品 - 邻苯二甲酸酯的测试方法》。
- ASTM D3421-2021《用溶剂萃取法测定增塑剂从聚氯乙烯化合物中萃取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 US EPA Method 8061A《使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和电子捕获或电解电导检测器测定邻苯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