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铵态氮)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8 22:08:21 更新时间:2025-07-17 22:08:2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8 22:08:21 更新时间:2025-07-17 22:08:2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氨氮(Ammonia Nitrogen),主要指水中以游离氨(NH₃)和铵离子(NH₄⁺)形式存在的氮,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以及污水处理效率的关键指标之一。它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农业径流(化肥)、工业废水(如焦化、化肥、皮革、养殖业等)以及有机物的分解。过高的氨氮含量不仅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尤其是非离子氨NH₃),还会促进藻类过度繁殖,引发水华或赤潮,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因此,准确、高效地检测水中氨氮含量,对于环境监测、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业过程控制及科学研究等领域至关重要。
氨氮(铵态氮)检测的核心项目是定量测定水样中氨氮(以N计)的浓度,通常以毫克每升(mg/L)表示。检测结果直接反映水体受含氮有机物污染的程度以及自净能力或处理效果。在某些特定应用中,可能还会关注其形态分布(游离氨与铵离子的比例),因为两者的毒性和环境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这通常与水温、pH值密切相关。
氨氮检测常用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
根据原理和设备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检测方法:
这是现行国家标准(HJ 535-2009)推荐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原理是水样中的氨或铵离子与碱性环境下的纳氏试剂(碘化汞和碘化钾的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络合物(碘化氧汞铵)。该络合物在420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与氨氮浓度成正比,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即可定量。此法灵敏度较高,应用广泛,但试剂含汞,有毒性,且易受钙镁等金属离子、浊度、色度及某些有机胺的干扰。
也是国家标准(HJ 535-2009)推荐的方法。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存在下,铵与水杨酸和次氯酸根离子在碱性介质中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靛酚蓝),在697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此方法避免了有毒汞试剂的使用,灵敏度与纳氏试剂法相当或略高,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强,尤其适用于污染较重或含氯较高的水样。
依据国家标准(HJ/T 195-2005)。将水样碱化至pH>11,使铵离子转化为游离氨(NH₃)。游离氨通过电极顶部的疏水透气膜扩散进入电极内部填充液,引起NH₄⁺浓度变化,进而导致pH敏感玻璃电极的电位变化。该电位值与样品中氨氮浓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此法操作简便、快速、抗干扰能力强,特别适合现场和在线监测,但电极需定期维护和校准。
对于成分复杂、干扰严重的水样(如污水、废水),可先行蒸馏预处理。水样在加入缓冲溶液(如硼酸)后蒸馏,将氨以NH₃形式蒸出,并用硼酸溶液吸收。然后用标准酸溶液(如硫酸或盐酸)滴定吸收液中的氨,或用纳氏试剂法/水杨酸法测定馏出液。此法步骤繁琐,但能有效消除干扰。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和权威性,氨氮检测必须遵循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标准方法和技术规范。中国主要采用的标准包括:
注意事项: 氨氮在水样中不稳定,易被微生物转化或挥发。采集后应尽快分析,否则需在4℃冷藏保存,并加入硫酸(至pH<2)或氯化汞、苯酚等保存剂抑制生物活动。同时,需特别注意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如余氯、硫化物、钙镁离子、悬浮物、有机物、色度等),必要时采取蒸馏、絮凝沉淀过滤等预处理措施消除干扰。严格按照所选标准方法的步骤进行操作和校准是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