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铁、锌、钠、钾、镁、铜和锰检测
钙(Ca)、铁(Fe)、锌(Zn)、钠(Na)、钾(K)、镁(Mg)、铜(Cu)和锰(Mn)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在生理功能、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免疫调节等方面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它们在食品、保健品、药品、饮用水、生物体液(如血液、尿液)、土壤、环境样品乃至工业原料中的含量都是重要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准确测定这些元素的含量对于评估营养状况、诊断相关疾病、保障食品安全、监控环境污染、控制工业产品质量等具有重大意义。这些元素的性质各异(如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在样品中的浓度范围跨度极大(常量元素如Na、K、Ca、Mg,微量元素如Fe、Zn、Cu、Mn),且样品基质复杂多样(有机物干扰、共存离子干扰),因此其检测往往需要精密的分析仪器和特定的前处理方法。
检测项目
核心检测项目即为样品中以下元素的含量(浓度或质量)测定:
- 钙 (Ca)
- 铁 (Fe)
- 锌 (Zn)
- 钠 (Na)
- 钾 (K)
- 镁 (Mg)
- 铜 (Cu)
- 锰 (Mn)
检测结果通常以质量浓度(如 mg/L, μg/L)或质量分数(如 mg/kg, μg/g)等形式报告。
检测仪器
针对这八种元素的分析,常用且高效的精密仪器主要包括:
- 原子吸收光谱仪: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适用于浓度较高的元素(如Na、K、Ca、Mg)及部分微量元素(Fe、Zn、Cu、Mn)。操作相对简单快捷。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灵敏度极高,尤其适用于痕量元素的测定(如Cu、Mn、某些样品中的Zn、Fe),检出限低。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ICP-OES仪器能够实现多种元素(包括这八种)的同时或顺序快速测定,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较强,适合高通量、多元素分析。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ICP-MS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和极低的检出限,特别适合超痕量元素(如饮用水、生物样品中的Cu、Mn等)分析,也能多元素同时测定。
- 离子色谱仪: 特别适用于水溶液中可溶性离子(如Na⁺、K⁺、Ca²⁺、Mg²⁺)的分离与测定,对于复杂基体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有优势。
- 火焰光度计: 曾是测定Na、K的主要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在准确性、抗干扰能力和多元素分析方面不如AAS或ICP,现在大型实验室应用较少。
仪器选择取决于样品类型、目标元素浓度范围、所需精度/检出限、分析速度、成本预算等因素。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仪器分析的核心技术和必要的前处理步骤:
- 样品前处理: 这是关键步骤,目的是将目标元素从复杂基质中释放出来并转化为适合仪器分析的状态,同时消除干扰。
- 湿法消解: 使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高氯酸、硫酸、盐酸或其混合酸)在常压或高压(微波消解)下加热分解有机物,释放矿物质。适用于绝大多数固体和液体样品。
- 干法灰化: 高温灼烧样品使有机物挥发或碳化,残留的灰分用酸溶解。适用于含有机质样品(如食品、生物组织),可能造成易挥发元素(如Na、K需控制温度)损失。
- 酸提取/溶解: 对于水样、饮料或已灰化样品,直接用稀酸溶解或稀释即可测定。
- 稀释: 对于浓度较高的样品(如血清、浓缩液),直接稀释后进样。
- 核心仪器分析方法: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样品溶液经雾化喷入火焰,元素原子化后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需使用相应元素的空心阴极灯。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样品注入石墨管,经干燥、灰化、原子化、净化步骤,原子化时测吸光度。灵敏度高,样品量少。
- ICP-OES法: 样品溶液经雾化进入等离子体炬(>6000K高温),元素被激发发射特征谱线,通过光谱仪分光检测特征谱线强度进行定量。
- ICP-MS法: 样品在等离子体中离子化,离子按质荷比分离,通过检测器计数离子数量进行定量。
- 离子色谱法: 样品溶液注入色谱柱,不同离子与固定相作用不同实现分离,通过电导检测器等检测分离后的离子峰进行定量。
- 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定量主要采用标准曲线法。对于基体复杂、干扰严重的样品,可采用标准加入法以提高准确度。
- 传统化学法(辅助/特定场景):
- EDTA络合滴定法: 可用于测定钙、镁总量或单独钙含量(需掩蔽镁)。
- 高锰酸钾滴定法: 可用于测定钙(需先沉淀分离)。
- 比色法/分光光度法: 如邻菲啰啉法测铁等。灵敏度、准确度和效率通常低于仪器法,但在资源有限或特定标准中有应用。
检测标准
检测活动需遵循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如QB/T食品轻工、SN出入境检验检疫、NY农业、YY医药等)或国际标准(如ISO、AOAC、USP、药典等),确保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常用的相关标准示例包括:
- GB 5009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元素的测定): 这是食品领域最权威的标准系列。例如:
- GB 5009.91 食品中钾、钠的测定
- GB 5009.92 食品中钙的测定
- GB 5009.90 食品中铁的测定
- GB 5009.14 食品中锌的测定
- GB 5009.241 食品中镁的测定
- GB 5009.13 食品中铜的测定
- GB 5009.242 食品中锰的测定 (常包含在多种元素测定方法中)
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适用的仪器方法(如AAS、ICP-OES/MS)、前处理方法、步骤、计算和精密度要求等。
- GB/T 575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 规定了饮用水中多种金属元素(包含这八种)的测定方法(如AAS、ICP-OES/MS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在药品及辅料的质量控制中,规定了多种元素杂质的检测方法(常用ICP-MS/OES、AAS),尤其是对有害元素有严格的限量要求。通则2321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测定法和040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41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04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重要的依据。
- GB/T 17138/17139/17141 土壤质量系列标准: 规定了土壤中铜、锌、镍、铅、镉、铬及钾、钠、钙、镁、锰等元素的测定方法(AAS、ICP-OES等)。
- WS/T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