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酱感官要求检测:保障风味与品质的核心环节
酿造酱(如酱油、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作为重要的传统发酵调味品,其风味、色泽、状态等感官特性是决定消费者接受度和产品价值的关键因素。感官要求检测是酿造酱质量控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它依据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化的程序,对产品的外观、香气、滋味、组织状态等可被人体感觉器官感知的属性进行客观评价,以确保产品符合预期品质、满足食品安全标准,并维护品牌的声誉。感官评价不仅能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偏差(如发酵异常、灭菌不彻底导致的异味或杂菌污染),也是新品研发、配方优化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因此,建立严谨、全面、可操作的酿造酱感官要求检测流程至关重要。
一、 检测项目
酿造酱感官检测主要围绕以下核心项目展开:
- 色泽:观察其颜色是否纯正、均匀、有光泽,是否符合该品类特有的色泽(如酱油的红褐色、豆瓣酱的红亮色)。检查有无焦糊、发乌、发花等异常色泽。
- 香气:嗅闻其气味,评价酱香、酯香、焦香等酿造特征香气的浓郁度、纯正度、协调性。检查有无酸败味、霉味、焦糊味、哈喇味、氨味、化学药品味等不良气味或异味。
- 滋味:品尝其味道,评价咸、鲜、甜、酸、苦等基本味感的协调性,以及酱味的醇厚度、后味(回甜或苦涩等)。检查有无酸涩味、苦味过重、霉味、焦糊味、金属味或其他异常滋味。
- 体态(组织状态):
- 粘稠度/流动性:观察倾倒时的流动状态,评价其稠度是否适中、均匀。
- 悬浮物/沉淀:检查有无不应有的外来悬浮颗粒、杂质或过量沉淀(允许有少量蛋白质沉淀或原料残渣,但需在规定范围内)。
- 形态(针对固态或半固态酱):观察颗粒大小、均匀度、完整性,有无结块、霉变等现象。
- 杂质:肉眼或借助工具检查有无头发、昆虫、塑料片、金属屑、砂石等明显的、不应存在的物理性异物。
二、 检测仪器与工具
感官检测虽然主要依赖人的感官器官,但也需要特定的环境和支持性工具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一致性:
- 标准品评室/区:具备良好的自然光或标准光源(如D65光源),环境安静、无异味干扰,温湿度适宜(通常温度20-22℃,相对湿度约60%)。
- 标准比色器具:如标准色盘、色差计(用于更客观量化色泽差异)。
- 感官评价专用器具:符合标准的无色或白色玻璃杯(如郁金香杯用于闻香)、汤匙、碗碟、吐液容器、漱口水(无味纯净水)。
- 样品制备工具:量筒、量杯、恒温水浴锅(用于调整样品温度至适宜品尝温度,如20-25℃)。
- 照明设备:可调光源,便于观察色泽和状态。
- 样品编号工具:随机编号标签,确保评价员盲测。
- 记录工具:设计好的感官评价评分表、笔或电子记录设备。
- 放大镜/显微镜:用于辅助检查微小的杂质或沉淀成分。
三、 检测方法
酿造酱感官检测主要采用以下标准化方法:
- 1. 差别检验法:
- 目的:判断两个或多个样品在感官特性上是否存在可察觉的差异(如不同批次、新旧配方)。
- 常用方法:三点检验法、二-三点检验法、成对比较检验法、“A” - “非A”检验法等。
- 适用场景:原料变更、工艺调整、货架期稳定性研究、质量控制(与标准样对比)。
- 2. 描述性分析法:
- 目的:定量描述样品感官特性的强度(如咸度、酱香强度、鲜味强度)和特性(如香气的类型)。
- 常用方法:定量描述分析(QDA)或风味剖面分析(FPA)。需要经过培训的评价小组。
- 适用场景:产品开发、质量规格书建立、竞争产品分析、鉴定特定风味缺陷。
- 3. 评分法/分等法:
- 目的:对样品的整体感官质量或某项特定感官属性进行打分或评级。
- 方法:通常使用结构化评分表(如十分制、百分制或等级制:优、良、中、差),按照既定的评分标准(扣分细则)进行评价。
- 适用场景:日常出厂检验、市场抽检、产品定级。这是最常用且强制标准中规定的方法。
- 4. 消费者测试(接受性/偏爱测试):(虽非工厂常规质检,但对产品开发至关重要)评估目标消费群体对产品的喜爱程度和接受度。
- 标准流程:无论采用哪种具体方法,基本流程包括:样品随机化编号、在标准环境下独立评价、按顺序评价(先观色闻香,再尝味评态)、及时记录、结果统计分析。
四、 检测标准
酿造酱的感官要求检测必须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 1. 基础安全标准:
- GB 271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酿造酱》:这是强制执行的标准。其中第3章“感官要求”规定:“具有产品应有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无异味,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异物”。这是感官检测的底线要求。
- 2. 产品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具体品类酿造酱的感官要求细则和评分方法:
- GB/T 18186-2000 《酿造酱油》:对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和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感官特性(色泽、香气、滋味、体态)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规定了感官评价的评分方法(附录A)。
- GB/T 24399-2009 《黄豆酱》:规定了黄豆酱的感官要求(色泽、香气、滋味、体态)和检验方法。
- SB/T 10296-2009 《甜面酱》:规定了甜面酱的感官要求(色泽、香气、滋味、体态)和检验方法。
- GB/T 24398-2009 《豆豉》:规定了豆豉(干豆豉、水豆豉)的感官要求(色泽、香气、滋味、组织状态)和检验方法。
- GB/T 20903-2007 《调味品分类》: 对酿造酱大类进行了定义和分类。
- 3. 方法标准:
- GB/T 10220-2012 《感官分析 方法学 总论》
- GB/T 13868-2009 《感官分析 建立感官分析实验室的一般导则》:指导建立标准品评环境。
- 系列差别检验、标度使用等方法标准(如GB/T 12310, GB/T 12311, GB/T 12312, GB/T 12313, GB/T 12314, GB/T 12315, GB/T 16860, GB/T 16861等):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