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热链球菌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9 19:27:20 更新时间:2025-07-18 19:27:2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9 19:27:20 更新时间:2025-07-18 19:27:2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发酵的革兰氏阳性菌,尤其在酸奶、奶酪等产品的生产中扮演关键角色。该菌种能高效转化乳糖为乳酸,优化产品质构和风味,并具备潜在的益生功能。然而,在食品生产和质量监控过程中,准确检测嗜热链球菌的活菌数量、纯度及代谢活性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稳定性,还涉及食品安全标准合规性、益生功效验证及生产工艺优化。随着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建立标准化、高效率的检测体系已成为行业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需综合运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生化分析技术进行全面评估。
嗜热链球菌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活菌总数定量(CFU/g或CFU/mL)、菌种纯度鉴定(确认无杂菌污染)、功能性代谢产物分析(如乳酸产量测定)、抗生素抗性基因筛查、特定生物标志物(如胞外多糖)检测以及菌株特异性鉴定(区分不同亚型)。其中活菌计数是基础项目,直接反映产品中功能性菌群的存活率;而菌株特异性鉴定则对知识产权保护和功效溯源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过程需依赖多种专业仪器:恒温培养箱(维持45℃嗜热环境)、全自动菌落计数仪(快速统计平板菌落)、PCR仪(用于16S rRNA基因扩增鉴定)、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qPCR,实现高灵敏度定量检测)、生物安全柜(无菌操作保障)、显微成像系统(形态学观察)、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乳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快速菌种鉴定)。自动化设备如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可显著提升检测效率。
主流检测方法分为三类:传统培养法采用M17选择性培养基,在45℃需氧条件下培养48小时后进行菌落计数和镜检;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提取DNA后进行PCR扩增(引物针对thermolabile核酸酶基因gltA或16S rRNA),结合凝胶电泳或qPCR实现定性与定量;快速检测技术则包括流式细胞术(FCM)结合荧光染料进行活/死菌区分,以及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表面抗原。代谢活性分析常通过pH滴定或HPLC测定乳酸产量完成。
国内外主要遵循以下标准体系:中国国家标准GB 4789.3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明确规定了嗜热链球菌的平板计数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7889:2003规范了酸奶中嗜热链球菌的菌落计数流程;AOAC官方方法991.14提供分子鉴定指南;药典标准如USP <60>涵盖微生物纯度要求;行业标准如IDF 117:2003则针对发酵乳制品制定菌种比例验证方法。所有检测均需在ISO/IEC 17025认证实验室环境下执行,并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如阳性对照菌株ATCC 19258)。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