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曲霉毒素A检测: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防线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 OTA)是由曲霉属(如赭曲霉、碳黑曲霉)和青霉属(如疣孢青霉)等丝状真菌产生的一种具有强肾毒性、肝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和潜在致癌性的真菌毒素。它广泛污染谷物(如小麦、玉米、大麦、燕麦)、咖啡豆、葡萄及葡萄酒、葡萄干、香料、坚果、动物饲料等多种农产品及食品原料。由于其稳定性强,能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持续存在,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灵敏、准确、高效的赭曲霉毒素A检测体系,对于监控食品和饲料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符合国内外法规要求、促进贸易畅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检测项目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是本检测的核心目标分析物。检测项目具体包括:
- 定性检测: 确认样品中是否存在赭曲霉毒素A。
- 定量检测: 精确测定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通常以微克每千克(μg/kg)或微克每升(μg/L)表示。这是最重要的检测目标,用于评估是否超出法规限量标准。
- 相关基质检测: 根据需求,可扩展到检测其他赭曲霉毒素(如赭曲霉毒素B、C),但OTA是主要关注对象和最常检测的指标。
检测仪器
赭曲霉毒素A的分析检测依赖于一系列精密的分析仪器,核心设备包括: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这是目前检测OTA最经典和主流的仪器,尤其与荧光检测器(FLD)联用。
- 荧光检测器(FLD): OTA本身具有天然荧光特性,HPLC-FLD是因其高灵敏度、选择性和相对较低成本而成为常规检测的首选方法。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HPLC-MS/MS): 提供更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确认能力。尤其适用于复杂基质(如香料、中草药)、需要同时检测多种真菌毒素或痕量水平(ppb甚至ppt级)的检测,是确证和高端研究的主要工具。
- 免疫亲和柱净化系统: 用于样本前处理,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选择性吸附OTA,有效去除样品中的干扰杂质,大幅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 固相萃取装置(SPE): 另一种常用的净化手段,利用不同填料对目标物和杂质的吸附/洗脱差异进行净化。
- 均质器/粉碎机: 用于样品的粉碎和均质化。
- 离心机: 用于样本提取液的分离。
- 旋转蒸发仪/氮吹仪: 用于溶液浓缩。
-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仪(ELISA Reader): 用于基于免疫学原理的快速筛查法(ELISA试剂盒),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初筛。
检测方法
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是一个包含样本前处理和仪器分析的系统过程,主要方法如下:
- 样本前处理(关键步骤):
- 提取: 通常使用酸性有机溶剂混合物(最常用的是乙腈/水/乙酸或甲醇/水)对粉碎均质的样品进行振荡或均质提取,将OTA从基质中溶解出来。
- 净化: 去除提取液中干扰检测的脂类、蛋白质、色素等杂质。主要方法:
- 免疫亲和柱净化法: 利用OTA特异性抗体键合在柱填料上,选择性吸附OTA,洗去杂质后,再用洗脱溶剂将OTA洗脱下来。该法净化效果好,回收率高,是目前国际主流和推荐的方法(尤其与HPLC-FLD或LC-MS/MS联用)。
- 固相萃取法(SPE): 常使用C18柱、混合型阴离子交换柱等进行净化。
- 浓缩与复溶: 将净化后的洗脱液适当浓缩、吹干或稀释,复溶到适合仪器进样的溶剂体系中。
- 仪器分析:
- HPLC-FLD法:
- 色谱柱:常用反相C18色谱柱。
- 流动相:乙腈/水/乙酸或甲醇/水/乙酸的混合体系。
- 检测:激发波长~333 nm,发射波长~477 nm (具体波长需根据仪器优化)。根据保留时间和特征荧光峰进行定性与定量。
- 特点:灵敏、稳定、成本相对较低,是官方机构和企业实验室广泛使用的常规方法。
- LC-MS/MS法:
- 色谱分离条件类似HPLC。
- 质谱检测:在ESI负离子模式下,监测OTA的母离子(m/z 403.8 → [M-H]⁻)及其特征子离子碎片(如 m/z 358.8, 239.0)。通过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
- 特点:灵敏度极高(可达ppt级),抗干扰能力强,可同时检测多种真菌毒素,是复杂基质检测、痕量分析和确证的金标准。
-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 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的快速筛选方法。
- 通常采用竞争法,样品中的OTA与固定在微孔板上的OTA抗原竞争结合特定的酶标记抗体。
- 通过底物显色,利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值,间接计算OTA含量。
- 特点:操作相对简便、快速、高通量,成本低,适用于现场快速筛查和大批量样本初筛。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假阴性,阳性结果通常需用色谱法进行确证。
检测标准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必须遵循国家或国际认可的标准方法。国内外主要相关标准包括:
- 国际标准:
- ISO 15141 系列: 《谷物、谷物制品和动物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ISO 15141-1:1998) 和《... 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ISO 15141-2:1998)。
- CEN 系列: 欧洲标准委员会(CEN)也制定了类似的标准(如EN...)。
- 中国国家标准(GB):
- GB 5009.9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这是中国现行最主要的强制性检测标准,详细规定了:
- 第一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核心方法,类似ISO 15141-1)。
- 第二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确证方法)。
- 第三法: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精度确证法)。
- GB 2761-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该标准规定了OTA在各种食品(如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葡萄酒等)中的最大允许限量(MRLs),是判定检测结果是否合格的根本依据。
- 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如SN/T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农业行业标准等也可能包含特定产品中OTA的检测规定。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