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压运行检测:保障设备安全的关键环节
在电力系统、电气设备以及各类电子产品的运行过程中,电压超出其额定工作范围(即过压)是导致设备故障、性能下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压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包括电网波动、雷击、操作过电压、谐振、负载突变或设备内部故障等。进行系统的过压运行检测,旨在实时或定期监测设备或系统实际承受的电压水平,评估其是否处于安全裕度内,及时发现潜在的过压风险,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切断电源、触发保护装置),从而有效防止设备损坏、延长使用寿命,并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这项检测是设备预防性维护、故障诊断以及安全认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主要检测项目
过压运行检测的核心目标是识别和量化设备或线路承受的异常高电压。关键检测项目通常包括:
- 稳态过电压检测:长时间持续或周期性出现的超过额定值的电压,如因中性点偏移、负载不平衡或系统配置不当引起的工频过电压。
- 瞬态过电压检测:持续时间极短(微秒至毫秒级)、幅值极高的电压尖峰或浪涌,主要由开关操作(操作过电压)、雷击(雷电过电压)或静电放电引起。
- 设备关键点电压监测:在电源输入端、关键元器件(如IGBT、MOSFET)引脚、敏感电路节点等处进行电压实时监测。
- 绝缘性能评估:过压可能导致绝缘加速老化或击穿,因此绝缘电阻、耐压强度(如工频耐压、冲击耐压)测试也是相关的重要评估项目。
- 保护装置动作验证:检测过压保护装置(如压敏电阻MOV、气体放电管GDT、浪涌保护器SPD、过压继电器)在设定阈值下的动作准确性和及时性。
- 环境与工况关联分析:分析过压事件与特定负载变化、开关操作、外部环境(如雷暴天气)等的关联性。
常用检测仪器
进行准确、高效的过压检测,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
- 数字存储示波器:核心仪器,尤其用于捕获和分析瞬态过电压的波形、幅值、上升时间、持续时间等关键参数。高带宽、高采样率和深存储深度至关重要。
- 电能质量分析仪:用于监测和分析稳态过电压(如电压有效值、电压偏差)、电压暂升/暂降、谐波等,并记录长期趋势。
- 瞬态电压记录仪/浪涌测试仪:专门设计用于记录和测量瞬态浪涌事件,通常具备高带宽和抗干扰能力。
- 高压探头/差分探头:用于安全、准确地将高电压信号(特别是瞬态高压)引入示波器进行测量。
- 绝缘电阻测试仪/耐压测试仪:评估设备或材料在过压条件下的绝缘完整性。
-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多点、长期的电压监测和数据记录。
检测方法
根据检测目的和对象的不同,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 在线实时监测:在设备正常运行期间,使用示波器、电能质量分析仪或数据采集系统长期或连续监测关键点的电压信号。这是发现偶发、随机过压事件的主要方式。
- 离线模拟测试:在实验室或特定测试条件下,使用浪涌发生器、脉冲群发生器、组合波发生器等设备,人为施加标准或自定义的过电压波形(如1.2/50μs雷电波, 8/20μs电流波, 100kHz/1MHz振铃波等),观察设备响应和耐受能力。常用于产品研发、型式试验和SPD测试。
- 开关操作监测:在设备(特别是电力开关设备)进行分合闸操作时,使用示波器捕捉操作瞬间产生的过电压。
- 红外热像检测:过压导致局部过热是常见故障现象,红外热像仪可辅助发现因过压引起的异常发热点。
- 破坏性测试(慎用):逐步增加施加电压直至设备失效,以确定其极限耐压值。通常仅在研发、认证或失效分析等特定场合进行。
参考检测标准
过压运行检测的实施和结果判定需遵循相关国家、行业或国际标准,确保检测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可比性:
- IEC/EN 61000-4 系列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 IEC/EN 61000-4-5: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 IEC/EN 61000-4-4: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 IEC/EN 61000-4-12: 振铃波抗扰度试验。
- IEC/EN 60099 系列 (避雷器): 对SPD/MOV等过压保护器件的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 GB/T 17626.5 / GB/T 17626.12: 中国国家标准,分别等效于 IEC 61000-4-5 (浪涌) 和 IEC 61000-4-12 (振铃波)。
- IEEE C62.41 / IEEE C62.45: 关于低压交流电力电路浪涌环境、浪涌保护器测试和应用指南。
- GB/T 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规定了稳态电压偏差的限值。
- GB/T 18481 (电能质量 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 定义了过电压的分类、特性及测量。
- 设备/产品特定标准: 各类电气电子设备(如变压器、电机、开关柜、家电、IT设备)的安全标准和性能标准中,通常包含其耐压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
实施过压运行检测时,必须严格依据相关标准选择合适的检测项目、仪器、方法、测试等级(如浪涌电压/电流幅值、波形、施加次数)以及判据(如设备在测试后是否出现性能降级或功能丧失)。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能够有效评估设备在过压环境下的风险,为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维护策略提供关键依据。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