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模块)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24 11:37:39 更新时间:2025-07-23 11:37:3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24 11:37:39 更新时间:2025-07-23 11:37:3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低温环境对电池模块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在电动汽车、便携设备及储能系统中。由于低温会导致电解液粘度增加、锂离子扩散速率降低,从而引起电池内阻上升、充放电效率下降、容量衰减甚至安全隐患,因此进行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至关重要。本测试针对电池模块(如锂离子或铅酸电池组),模拟极端低温条件(通常设置于-20°C至0°C范围),以评估其在寒冷环境下的实际运行能力。试验不仅帮助制造商优化设计、提升产品可靠性,还为终端用户提供安全保证,避免电池在冬季环境中的意外故障。模块级别的测试强调了系统集成后的整体稳定性,区别于单体电池测试,需要考虑模块内电芯间的热分布和连接问题。通过标准化流程,该试验为新能源行业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推动电池技术在高寒地区的应用拓展。
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模块)的核心检测项目聚焦于电池模块在低温下的关键性能指标。主要包括:放电容量(评估在特定低温下的有效放电能量,单位为Ah或Wh)、充电效率(测量低温充电时的能量输入与输出比率,以百分比表示)、内阻变化(检测温度下降时模块内部电阻的增量,反映动力学性能衰退)、循环寿命(模拟多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的保持率,预测长期耐用性)、以及自放电率和电压平台稳定性(监控模块在低温储存期间的电压波动)。这些项目共同量化模块的综合可靠性,确保其在严寒环境中的高效运行和安全保障。
执行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需要专业化的仪器设备,确保测试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主要仪器包括:恒温箱(用于模拟低温环境,温度控制精度需达±1°C,范围覆盖-40°C至室温)、电池测试系统(如Arbin或Maccor测试仪,控制充放电电流、电压和循环协议)、温度传感器(嵌入模块内部监测热分布)、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实时记录电压、电流、温度数据)、以及安全监控设备(如过压/过流保护装置)。这些仪器需定期校准,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符合标准化要求。
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的检测方法基于标准化的步骤,确保测试的一致性和可比较性。典型流程包括:首先,将电池模块置于恒温箱中,设置目标低温(如-20°C),并稳定温度至少2小时以减少热惯性影响;其次,执行充放电循环,应用恒定电流-恒压充电(CC-CV)或脉冲放电协议,测量关键参数(如放电容量和效率);之后,重复循环多次(例如5-10次)以评估性能衰退;最后,恢复模块至室温并分析数据,生成报告。方法强调环境控制、参数记录和安全预防,避免测试过程中出现热失控风险。
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须遵循严格的检测标准,以确保全球范围内的互认性和规范性。主要参考标准包括:中国国家标准GB/T 31484-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模块性能要求》,规定了低温下的容量和循环测试方法)、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 62660系列(如IEC 62660-2,聚焦于动力电池模块的低温性能测试)、以及UN38.3(联合国危险品运输测试标准,涵盖低温环境下的安全评估)。这些标准详细定义了测试条件、参数阈值和报告格式,推动行业向高寒应用领域拓展。符合标准是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的基础。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