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转基因小鼠模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4-05-21 08:15:32 更新时间:2025-02-18 14:34:28
点击:61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4-05-21 08:15:32 更新时间:2025-02-18 14:34:28
点击:61
资源中文名称 |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转基因小鼠模型 |
---|---|
资源英文名称 | SARS-CoV-2 infected transgenic mice model |
疾病概述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咯痰症状少见。一半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等临床症状,多在1周后恢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从影像学表现来看,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从免疫学表现来看,患者还可出现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D二聚体升高,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从组织病理学表现来看,患者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肺泡腔大量的多核巨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肺泡比弥漫性增厚,肺泡间隔增宽。 |
实验动物背景信息 | ICR |
模型制作方法 | SARS-CoV-2(原2019-nCoV, HB-01),由中国疾控中心谭文杰教授提供,通过滴鼻的方式感染人 hACE2 基因的小鼠,感染剂量1× 105 TCID50 只,感染体积50 μl 只。 |
动物模型的评价与验证 | 1. 动物模型评价方法 本实验建立的新型冠状病毒动物模型采用监测临床症状、病毒学和病理学 等方法进行分析和鉴定,确定该动物模型成功建立 。 (1)大体观察:临床症状观察包括动物的体重变化一般症状观察(弓背、竖毛、反应度降低等)等。动物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明显的体重下降,部分动物竖毛,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与其他传染病动物模型类似,体重下降百分比与疾病状态正相关。 (2) 病毒学监测发现,在肺组织中可以检测到病毒 RNA 并能分离到活病毒,在组织匀浆中电镜下可以观察到病毒颗粒,证实从被感染动物中可以分离到病毒,分别在感染后第3天和第5天检测到肺组织病毒载量,在病因上成功模拟 COVID 19。 (3)病理学检测发现,被感染动物的肺组织出现间质性肺炎呈弥漫性中度间质性肺炎改变,可见肺泡隔增宽、炎细胞浸润,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可见巨噬细胞及少量蛋白渗出,在间质性肺炎和巨噬细胞浸润方面与临床一致。 以上三项指标模拟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的主要指标 ,证明小鼠模型成立。 2.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模型的主要表现,该模型用于研究、疫苗和药物评价时,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主要检测干预组的三类指标: (1)体重下降百分比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观察感染小鼠的体重下降百分比改变情况。 (2)肺组织内病毒载量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检测感染小鼠第3天和第5天肺组织内病毒载量变化情况。 (3)肺组织病理改变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检测感染小鼠间质性肺炎的病理学改变情况。 |
保存方式 | 活体 |
更多相关 | 动物模型制备 |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