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代动力学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4-05-21 08:15:32 更新时间:2025-02-18 14:33:49
点击:625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4-05-21 08:15:32 更新时间:2025-02-18 14:33:49
点击:625
药代动力学去哪里做?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可对各药代动力学实验,出具第三方药代动力学检测报告。药代动力学是基于药物研发需求,设计并执行各种体内、体外药代动力学研究,有助于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的学科。
药代动力学体外研究
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肝微粒体代谢试验、CYP450诱导试验、代谢产物确证、代谢途径的确证、药物-药物相互作用、肝细胞代谢稳定性试验、血浆稳定性试验、CYP450抑制试验、代谢产物推测、代谢途径的推测、跨膜转运试验、代谢表型研究
药代动力学体内研究
血浆动力学研究、排泄研究、血脑屏障、组织分布研究、物料平衡、ADC药代动力学评价等
药代动力学体外研究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从苗头化合物发现到候选化合物选择,尤其是在化合物的优化过程中,作为筛选的重要工具,药代动力学体外研究(ADME)发挥重大作用,通过高通量筛选助力先导化合物发现及优化,帮助药物研发人员尽快了解化合物性质,以加速获得候选化合物。我们的ADME筛选服务可以提供定制化的方案,以满足不同客户的特定项目需求。
体外ADME过程:
服务项目:
2、药代动力学体内研究
提供各项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组织分布研究服务。
研究类型:
· 动物:啮齿类,非啮齿类
· 给药方式:IV/SC/IM/IP/PO等
· 生物样品:血浆、全血、CSF、胆汁等不同流体生物基质
· 脏器:脑、CSF、肝、心、肾等分布实验和BBB透过实验
· 排泄:粪便、尿液、胆汁等
· DDI,pH调节,P-gp抑制试验等
服务项目:
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应至少设置三个剂量组,其高剂量最好接近最大耐受剂量,中、小剂量根据动物有效剂量的上下限范围选取。主要考察在所试剂量范围内,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是属于线性还是非线性,以利于解释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中的发现。
一般采用成年和健康的动物。常用动物有小鼠、大鼠、兔、豚鼠、犬、小型猪和猴等。
动物选择的一般原则如下:
ü 首选动物:尽可能与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一致;
ü 尽量在清醒状态下试验,动力学研究最好从同一动物多次采样;
ü 创新性的药物应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其中一种为啮齿类动物;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如犬、小型猪或猴等)。其他药物,可选用一种动物,建议首选非啮齿类动物;
ü 经口给药不宜选用兔等食草类动物。
所用的给药途径和方式,应尽可能与临床用药一致。常用的给药途径有经口给药(口服、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另外还有脑内给药、直肠内给药、经皮肤给药等给药方法。
ü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ü 吸收
ü 分布
ü 排泄
ü 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ü 生物转化
ü 对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1) 受试动物数
ü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每个采样点不少于5个数据,最好从同一动物个体多次取样;
ü 如由多只动物的数据共同构成一条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应相应增加动物数,以反映个体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ü 建议受试动物采用雌雄各半,如发现动力学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应增加动物数以便认识受试物的药代动力学的性别差异。对于单一性别用药,可选择与临床用药一致的性别。
(2) 采样点
Ø 给药前需要采血作为空白样品,观察血浆的基质效应;
Ø 为获得一个完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采样时间点的设计应兼顾药物的吸收相、平衡相(峰浓度附近)和消除相。一般在吸收相至少需要2-3个采样点,对于吸收快的血管外给药的药物,应尽量避免第一个点是峰浓度(Cmax);在Cmax附近至少需要3个采样点;消除相需要4-6个采样点;
Ø 整个采样时间至少应持续到3-5个半衰期,或持续到血药浓度为Cmax的1/10-1/20;
Ø 为保证最佳采样点,建议在正式试验前,选择2-3只动物进行预试验,然后根据预试验的结果,审核并修正原设计的采样点。
(3) 给药方式
Ø 口服给药:一般在给药前应禁食12小时以上,以排除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另外在试验中应注意根据具体情况统一给药后禁食时间,以避免由此带来的数据波动及食物的影响,一般可以在口服给药3-4小时后就可以给水给粮;
Ø 注射给药:饮食饮水对血液中药物影响不大。
(4) 药代动力学参数
根据试验中测得的各受试动物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求得受试物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静脉注射给药,应提供t1/2(消除半衰期)、Vd(表观分布容积)、AUC(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CL(清除率)等参数值;血管外给药,除提供上述参数外,尚应提供Cmax和Tmax(达峰时间)等参数,以反映药物吸收的规律。另外,提供统计矩参数,如MRT(平均滞留时间)、AUC(0-t)和AUC(0-∞)等,对于描述药物药代动力学特征也是有意义的。
(5) 多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当药物在临床上将连续多次应用时,需明确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根据研究目的,应考察药物多次给药后的稳态浓度(Css),药物谷、峰浓度的波动系数(DF),以及是否存在药物蓄积作用和/或药酶的诱导作用。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