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汽车 常温下冷起动后污染物排放(I型试验)(中国五阶段)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3 15:23:35 更新时间:2025-06-09 21:43:0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3 15:23:35 更新时间:2025-06-09 21:43:0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随着中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断升级,第五阶段(国五)排放标准对轻型汽车在常温环境下的冷起动后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更严格的限值要求。I型试验作为核心检测项目,旨在模拟车辆在常温(20-30℃)条件下冷起动后的实际行驶工况,通过标准化测试流程量化评估一氧化碳(CO)、总碳氢化合物(THC)、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氮氧化物(NOx)及颗粒物(PM)的排放水平。该试验不仅是新车型式认证的强制性检测内容,更是企业技术研发和环保合规的重要依据,对推动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具有关键作用。
国五阶段I型试验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
1. 一氧化碳(CO)排放浓度
2. 总碳氢化合物(THC)质量排放量
3. 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质量排放量
4. 氮氧化物(NOx)质量排放量
5. 颗粒物(PM)质量排放量(针对压燃式发动机)
试验需在WLTC(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或中国特定驾驶循环下进行,覆盖低速、中速、高速及超高速四种工况,总测试时间约30分钟。
主要检测设备包括:
1. 底盘测功机:模拟道路载荷,精度需满足±2%扭矩控制要求
2. 全流稀释通道系统:用于废气收集和稀释,保持温度在52±2℃
3. 傅里叶红外分析仪(FTIR):实时检测CO、THC等气态污染物
4. 化学发光分析仪(CLD):精准测量NOx浓度
5. 颗粒物采样系统:包含滤纸称重装置(精度0.01mg)和粒径分级器
6. 环境仓控制系统:维持试验环境温度在23±5℃,湿度45±8%
执行流程严格遵循GB 18352.5-2013规定:
1. 预处理阶段:车辆在20-30℃环境中静置12小时以上
2. 冷起动操作:关闭所有附属设备,10秒内完成点火
3. 测试循环运行:按WLTC循环分段进行,包含4个速度区间共1800秒
4. 排放物采集:使用CVS系统连续取样,气体污染物每秒钟记录一次数据
5. 数据处理:采用碳平衡法计算质量排放值,颗粒物滤膜需在恒温恒湿箱平衡6小时后再称重
主要依据以下技术规范:
1. GB 18352.5-2013《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
2. HJ 857-2017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技术规范
3. GB/T 15089 机动车及挂车分类标准
限值要求按基准质量(RM)分档,例如:
- CO排放限值:0.3-0.8 g/km(汽油车)
- NOx+NMHC限值:0.068-0.170 g/km
- PM限值:0.0045 g/km(直喷汽油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