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类座椅套耐摩擦色牢度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9 10:40:06 更新时间:2025-05-18 10:40:0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9 10:40:06 更新时间:2025-05-18 10:40:0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在汽车内饰、家居装饰及公共交通工具中,纺织品座椅套因其舒适性和美观性被广泛应用。然而,长期使用过程中,座椅套与人体、衣物或外界环境反复摩擦可能导致颜色脱落或转移,影响产品外观品质及用户体验。耐摩擦色牢度作为衡量纺织品色牢度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耐用性和安全性。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评估座椅套的耐摩擦性能,不仅能确保产品符合行业标准,还可为生产商优化工艺、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依据。
耐摩擦色牢度检测主要分为干摩擦和湿摩擦两种测试类型:
1. 干摩擦测试:模拟日常使用中纺织品与干燥物体(如衣物)的摩擦情况,评估颜色转移程度。
2. 湿摩擦测试:通过润湿的摩擦布模拟汗液、雨水等潮湿环境下的摩擦作用,检测色牢度变化。
3. 其他扩展参数:部分检测可能涉及多方向摩擦次数、压力调节或不同摩擦材质的对比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需依赖专业设备,主要仪器包括:
1. 马丁代尔耐磨试验机(Martindale Abrasion Tester):通过标准摩擦头模拟往复摩擦,适用于织物表面耐磨性及色牢度评估。
2. Crocsmeter摩擦色牢度测试仪:专用于色牢度检测,可精准控制摩擦行程、压力及速度。
3. 旋转式摩擦试验机:采用旋转摩擦模式,适用于多次循环测试,模拟长期摩擦场景。
检测过程需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
1. 样品制备:裁剪规定尺寸的座椅套试样,确保无褶皱或污染。
2. 预处理: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温湿度平衡(如GB/T 6529规定在20±2℃、65±4%RH下平衡24小时)。
3. 测试执行:将试样固定于测试平台,设定摩擦次数(通常干摩擦10次、湿摩擦20次),施加标准压力(如9N)。
4. 结果评定:使用灰度卡(如ISO 105-A03)或色差仪对摩擦布及试样颜色变化评级,共分5级(1级最差,5级最优)。
不同地区及行业采用的标准体系有所差异:
1. 国际标准:
- ISO 105-X12:201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第X12部分:耐摩擦色牢度》
- AATCC 8-2016《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方法》
2. 中国标准:
- 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 GB/T 13775-2019《纺织品 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
3. 汽车行业标准:
- SAE J365《汽车内饰材料耐磨性测试方法》
- PV 3933(大众汽车标准)等企业定制化要求
通过系统化的检测流程与标准化管理,可有效保障纺织品类座椅套的色彩稳定性,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耐用的产品体验。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