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碳烯酸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25 08:49:03 更新时间:2025-07-24 22:49:1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25 08:49:03 更新时间:2025-07-24 22:49:1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十四碳烯酸(Tetradecenoic Acid)是一种含有14个碳原子和1个双键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化学式为C14H26O2,在自然界中可能以顺式(cis)或反式(trans)形式存在。该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油脂中,并参与生物体的代谢过程。对其检测的需求主要来源于食品工业、药品质量控制、化妆品原料分析及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精确测定十四碳烯酸的含量和结构特征,对于评估产品品质、研究功能性脂质代谢途径以及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十四碳烯酸的检测,核心项目包括:
1. 纯度与含量分析:确定样品中十四碳烯酸的浓度及杂质比例。
2. 异构体鉴别:区分顺式与反式异构体,评估其生物活性差异。
3. 理化性质检测:如酸值、碘值、过氧化值等指标,反映其氧化稳定性。
4. 痕量残留检测:在复杂基质(如食品、环境样本)中定量分析低浓度十四碳烯酸。
常用检测仪器包括: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用于脂肪酸甲酯化后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双键位置可通过质谱裂解模式判断。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紫外或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适用于非挥发性样品的高效分离。
- 核磁共振仪(NMR):通过1H和13C谱确定双键构型及分子结构。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辅助鉴别羧酸基团及双键特征吸收峰。
主要检测方法包括:
1. GC-MS法:样品经甲酯化处理后进样,通过对比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碎片实现定性与定量。
2. HPLC法:采用C18反相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结合外标法计算含量。
3. 银离子色谱法:利用银离子与双键的络合作用分离顺/反异构体。
4. 酶联免疫法(ELISA):针对特定应用(如生物样本)开发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
相关检测标准依据应用领域不同而有所差异:
- 食品领域:参考GB 5009.1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采用GC法进行检测。
- 药品与化妆品:遵循《中国药典》或ISO 12966系列标准,规范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方法。
- 科研分析:可参照AOAC Official Method 996.06或AOCS Ce 1h-05,确保数据国际可比性。
- 环境检测:依据EPA 8015B方法,结合GC-MS测定环境样本中痕量脂肪酸。
通过上述检测项目、仪器、方法与标准的系统应用,可实现对十四碳烯酸的高精度检测,为各行业质量控制与科学研究提供可靠技术支持。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