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质量(微生物-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性化脓菌,真菌菌落总数)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6-03 23:50:47 更新时间:2025-06-10 00:09:4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6-03 23:50:47 更新时间:2025-06-10 00:09:4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在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中,微生物指标检测是保障产品安全性的核心环节,尤其针对直接接触人体的食品药品、化妆品和纺织品。细菌菌落总数反映产品受微生物污染的整体程度;大肠菌群是判断粪便污染的指示菌;致病性化脓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直接关联感染风险;真菌菌落总数则影响产品霉变及致敏性。这四项关键指标构成内在质量微生物检测的"四重防线",通过标准化检测流程可有效预防微生物引发的健康危害,为企业质量控制和国家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项目:定量检测样品中需氧性细菌的总存活数量,作为微生物污染基础指标。
检测仪器:恒温培养箱、菌落计数器、灭菌锅、均质器、生物安全柜。
检测方法:依据平板计数法,将样品梯度稀释后倾注营养琼脂,经(36±1)℃培养(48±2)小时计数菌落。
检测标准:GB 4789.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检测项目:定性或定量检测肠道杆菌科细菌,用于评估卫生状况和粪便污染风险。
检测仪器:MPN计数管、紫外光灯、VITEK微生物鉴定系统、选择性培养基。
检测方法:采用最可能数法(MPN)或平板分离法,通过乳糖发酵试验和靛基质试验确认,需(36±1)℃培养24-48小时。
检测标准:GB/T 5750.12-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
检测项目:重点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引发化脓性感染的病原体。
检测仪器:PCR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血琼脂培养基。
检测方法:初筛采用Baird-Parker平板(金葡菌)和血平板(链球菌),确诊需进行凝固酶试验、链激酶试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检测标准: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C
检测项目:定量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评估产品霉变风险及保存稳定性。
检测仪器:霉菌培养箱、显微计数系统、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检测方法:倾注法或涂布法,使用含氯霉素的SDA培养基,(25-28)℃培养5-7天,典型菌落需镜检确认。
检测标准: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