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牢固性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6-06 18:36:17 更新时间:2025-06-10 00:13:2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6-06 18:36:17 更新时间:2025-06-10 00:13:2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涂层牢固性,即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强度或结合力,是评价涂层质量最核心的性能指标之一。涂层的保护、装饰、特殊功能性等作用都依赖于其与基材良好的附着。如果涂层附着不牢,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起泡、开裂、剥落、锈蚀蔓延等失效现象,严重缩短产品寿命,影响外观和使用安全。因此,在涂层生产和应用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成品验收和质量控制阶段,进行系统、规范的涂层牢固性检测至关重要。这不仅能有效评估涂层体系的性能,更能为改进工艺、优化配方、预防潜在失效提供科学依据。
涂层牢固性检测通常围绕涂层与基材间的结合强度展开,具体项目会根据应用场景和标准要求有所不同,主要包括:
1. 干态附着力: 在标准实验室环境(温湿度)下,涂层完全固化干燥后的固有附着强度。这是最基础的检测项目。
2. 湿态附着力/耐水性附着力: 涂层在浸水、高温高湿或冷凝水等特定水环境作用后测得的附着力,用于评价涂层在潮湿环境下的附着力保持能力。
3. 耐介质后附着力: 涂层在经过特定化学介质(如酸、碱、盐、油、溶剂等)浸泡或擦拭后测得的附着力,评价涂层抵抗化学介质侵蚀并保持附着的能力。
4. 耐温变/热循环后附着力: 涂层经历高低温循环冲击后测得的附着力,评价涂层抵抗因基材与涂层热膨胀系数差异引起的热应力破坏的能力。
5. 划格法附着力/交叉切割附着力: 一种定性或半定量、操作简便、广泛使用的检测方法,评估涂层抵抗因机械力作用(如切割)从基材分离的能力。
6. 拉开法附着力: 一种定量的、破坏性的检测方法,直接测量将涂层从基材上拉开所需的最大力值(单位 MPa 或 psi),是评价绝对附着强度的主要手段。
7. 压痕法/划痕法附着力: 通过特定压头或划针加载并测量涂层发生特定失效模式(如剥离、开裂)时的临界载荷来评价附着力,常用于硬质、薄涂层的测试。
不同的检测方法需要借助特定的仪器设备:
1. 划格法测试仪:
2. 拉开法附着力测试仪:
3. 划痕测试仪:
4. 其他辅助设备: 环境试验箱(盐雾箱、湿热箱、高低温箱等)、浸泡槽、胶带压辊、清洁工具等。
根据检测目的和标准,主要方法如下:
1. 划格法:
2. 拉开法:
3. 划痕法:
4. 环境试验后的附着力测试: 在进行盐雾试验(如ASTM B117)、冷凝水试验(如ISO 6270)、湿热试验(如ASTM D2247)、冷热循环试验(如SAE J1960)或化学介质浸泡后,取出样品,恢复至标准状态,再按上述划格法或拉开法测试其附着力,评价涂层耐环境老化后的附着保持能力。
标准化的检测方法是结果可比性和可靠性的保证。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标准包括:
1. 划格法标准: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