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毒抗体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6-07 01:19:07 更新时间:2025-06-10 00:14:4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6-07 01:19:07 更新时间:2025-06-10 00:14:4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 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牛业的重要传染病。该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免疫抑制性,可导致感染牛只出现发热、腹泻、口腔及消化道粘膜糜烂溃疡、流产、产死胎或弱犊、持续性感染(PI)牛以及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在犊牛中可高达90%以上),给全球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抗体检测是BVDV防控体系中的核心环节之一,其主要目的包括:评估牛群免疫状况(如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水平)、监测病毒在群体中的流行和感染动态、筛查和识别持续性感染(PI)牛(PI牛因其持续带毒和排毒是主要传染源)、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以及评价净化措施的效果。准确、及时的抗体检测对于有效控制乃至最终净化BVDV至关重要。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抗体检测主要针对以下项目:
1. BVDV特异性抗体(总抗体): 检测血清或血浆中针对BVDV的总抗体水平,包括IgG、IgM等。主要用于评估牛群的整体免疫状态(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种后)和感染流行率筛查。
2. BVDV特异性IgG抗体: 检测IgG抗体水平。IgG抗体通常在感染后期或疫苗接种后出现,持续时间长,是评估长期免疫保护力和免疫效果的主要指标,也是群体血清学调查最常用的指标。
3. BVDV特异性IgM抗体: 检测IgM抗体水平。IgM抗体是机体感染后最早出现的抗体类型,通常在感染后1-2周内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检测IgM抗体有助于诊断近期感染或急性感染病例。
4. 针对特定基因型/生物型抗体: 有时需要区分针对BVDV 1型或2型的抗体,或针对不同生物型(致细胞病变型CP或非致细胞病变型NCP)的抗体,以更精确地了解感染情况。
进行BVDV抗体检测需要依赖一系列实验室仪器,主要包括:
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相关设备: 这是目前最主流的抗体检测方法所需的核心设备。 * 酶标仪(ELISA Reader): 用于读取微孔板中反应后的吸光度值(OD值)。 * 洗板机(ELISA Washer): 用于自动化清洗微孔板中的未结合物质。 * 微量移液器(Micropipettes): 用于精确加样(血清样本、试剂、底物等)。 * 恒温孵育器(Incubator): 提供抗原抗体反应所需的恒定温度环境。
2. 血清中和试验(SNT/VNT)相关设备: * 生物安全柜(Biosafety Cabinet, BSC): 用于安全操作活病毒。 * 细胞培养设备: 包括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细胞培养瓶/皿、离心机等,用于培养用于中和试验的敏感细胞系(如MDBK细胞)。 * 荧光显微镜(可选): 如果使用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抗体,需要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3. 其他辅助设备: * 离心机(Centrifuge): 用于分离血清/血浆。 * 冰箱(Refrigerator/Freezer): 用于储存试剂、血清样本、病毒株等(通常需要-20℃或-80℃)。 * 水浴锅(Water Bath)或干浴器(Dry Block Heater): 用于样本和试剂的温度控制。 * 振荡器(Vortex Mixer): 用于混匀样本或试剂。
BVDV抗体检测的常用方法包括:
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原理: 利用包被在固相载体(微孔板)上的BVDV抗原(全病毒、重组蛋白或合成肽)捕获样本中的特异性抗体,再通过酶标记的二抗(抗牛IgG或IgM)与捕获的抗体结合,加入显色底物后,通过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值(OD值)来定量或定性判断抗体水平。 * 优势: 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相对简便、自动化程度高、通量大(适合大规模筛查)、结果客观可量化、可区分IgG/IgM(取决于所用二抗)。有商品化的间接ELISA、阻断ELISA、竞争ELISA等多种试剂盒可供选择。 * 应用: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首选方法,用于免疫评估、感染监测、PI牛筛查(常需结合抗原检测)等。
2. 血清中和试验(Serum Neutralization Test, SNT) 或 病毒中和试验(Virus Neutralization Test, VNT): * 原理: 将倍比稀释的血清样本与已知量的标准活病毒(通常是CP型BVDV)混合孵育。如果血清中存在中和抗体,则能中和病毒,使其失去感染细胞的能力。然后将混合物接种到敏感细胞上(如MDBK细胞),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或通过其他方法(如免疫荧光)检测残留病毒感染。通过计算能保护50%细胞不产生病变的最高血清稀释度,即为中和抗体滴度。 * 优势: 是检测具有生物学功能(中和活性)抗体的“金标准”方法,结果能更直接反映免疫保护力。可区分BVDV 1型和2型。 * 劣势: 操作复杂、耗时长(通常需要5-7天)、需要专业的细胞培养技术和生物安全条件、通量低、成本高、主观性较强(判断CPE结果)。 * 应用: 常用于科研、疫苗效力评价、特定情况下作为ELISA结果的验证方法或区分型特异性抗体。
3. 免疫荧光试验(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 * 原理: 将BVDV感染的细胞(抗原片)与待测血清孵育,如果血清中存在特异性抗体,则会结合在细胞的病毒抗原上。洗去未结合抗体后,加入荧光素标记的抗牛IgG或IgM抗体(二抗),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阳性样本会发出特异性荧光。 * 优势: 相对简便、快速(通常1-2天出结果)、可以同时观察细胞形态。 * 劣势: 需要荧光显微镜、结果判读有一定主观性、通量不如ELISA高。
4. 其他方法: 如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ID)、乳胶凝集试验(LAT)等,因灵敏度、特异性或便捷性不如ELISA,在实际应用中已较少用于BVDV抗体检测。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抗体检测应遵循相应的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主要标准包括:
1.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标准: OIE《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Terrestrial Manual)中关于“牛病毒性腹泻”的章节提供了权威的检测方法和标准(特别是关于SNT/VNT的操作规程、结果判读标准以及PI牛的定义和检测策略)。OIE认可ELISA和SNT作为BVDV抗体检测的有效方法。
2. 国家标准: * 中国: 推荐标准《GB/T 18637-2018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诊断技术》,该标准详细规定了BVDV的病原学检测(包括病毒分离鉴定、RT-PCR、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包括病毒中和试验、ELISA试验)的操作方法、试剂材料、结果判定等内容。对于ELISA,标准要求使用经农业部批准或获得进口许可证的试剂盒,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3. 检测试剂盒标准: 使用商品化ELISA试剂盒时,必须: * 选择获得相关机构(如中国农业农村部、美国农业部USDA、欧盟等)认证/注册/批准的产品。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