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触探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9 10:11:35 更新时间:2025-05-27 19:02:2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9 10:11:35 更新时间:2025-05-27 19:02:2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动力触探检测是岩土工程勘察中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之一,主要用于评估地基土层的力学性质、密实度及承载力。其原理是通过标准重锤自由下落产生的冲击能量,将圆锥形探头贯入土层,记录贯入一定深度所需的锤击次数(即N值),从而间接反映土体的工程特性。该方法适用于砂土、粉土、黏性土及碎石土等多种地层,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适应性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基础设计、地基处理效果评价及地质灾害评估等领域。
动力触探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地基承载力评估:通过N值推算地基土层的承载力; 2. 土层分层判定:根据锤击数变化识别不同土层界面; 3. 密实度分析:判断砂土或碎石土的密实程度; 4. 液化可能性评估:结合地震参数预测砂土液化风险; 5. 地基处理效果验证:如强夯、振冲等地基加固后的质量检测。
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 1. 触探杆:通常采用直径42mm的钢制杆件; 2. 圆锥探头:标准锥角60°,截面积10cm²或15cm²; 3. 落锤系统:包括锤体(重量10kg、63.5kg、120kg等不同规格)、导向杆及自动脱钩装置; 4. 数据记录仪:现代设备多配备电子传感器和自动记录系统; 5. 辅助工具:如水平尺、深度测量仪等。
标准操作流程包括: 1. 设备安装:确保探杆垂直度误差≤2%; 2. 贯入操作:锤击频率15-30次/分钟,每次贯入量测10cm或30cm; 3. 数据采集:记录每10cm的锤击次数(N10)或每30cm的锤击次数(N30); 4. 异常处理:遇大粒径石块时应标注并调整测试点; 5. 数据处理:进行杆长修正、地下水影响修正等。
国内主要参照以下规范: 1. GB 50021-201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 JGJ 340-2015《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 3. JTG 3430-202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国际常用标准包括: 1. ASTM D4633(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 2. BS 5930:2015(英国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3. ISO 22476-2:2021(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