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 法)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3 16:45:12 更新时间:2025-05-27 20:44:4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3 16:45:12 更新时间:2025-05-27 20:44:4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群中的疱疹病毒,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鼻咽癌、淋巴瘤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EB病毒核酸检测在临床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简称荧光PCR法)因其高灵敏度、强特异性和快速检测优势,已成为EB病毒核酸检测的主流技术手段。基于该技术的检测试剂盒通过靶向EB病毒DNA特定序列,能够实现病毒载量的精准定量,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分子诊断依据。
EB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主要用于以下临床场景:
1. EB病毒DNA定性及定量检测:通过扩增EB病毒保守基因区域(如EBNA1、BamHI-W片段等)判断感染状态。
2. 动态监测病毒载量: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或免疫功能抑制患者的病毒活化情况。
3. 高危人群筛查:鼻咽癌高发地区人群、器官移植受者及HIV感染者的早期筛查。
样本类型涵盖外周血、骨髓液、脑脊液、鼻咽拭子及组织活检样本。
该检测需配套专业分子检测设备:
- 荧光定量PCR仪:支持多通道荧光检测(如FAM、VIC通道)
- 核酸提取仪:实现自动化核酸纯化
- 生物安全柜:确保实验操作符合生物安全二级(BSL-2)标准
- 微量分光光度计:用于核酸浓度与纯度分析
荧光PCR法检测流程包括以下关键步骤:
1. 样本预处理:通过裂解液释放病毒DNA,采用磁珠法或离心柱法提取核酸
2. 反应体系构建:加入特异性引物、TaqMan探针、dNTPs及热启动Taq酶
3. 扩增程序设置:通常采用三步法(预变性-退火/延伸-延伸),循环数控制在40-45次
4. 结果判读:根据Ct值(循环阈值)和标准曲线计算病毒载量,同时设置内参基因(如β-actin)监控提取效率
试剂盒性能需符合以下标准体系: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 ISO 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临床灵敏度与特异性要求:通常需达到≥95%的符合率
- 检测下限(LoD):不高于500 copies/mL
- 线性范围:10^2-10^7 copies/mL,相关系数R²≥0.98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室需定期参加室间质评(如CNAS组织的分子检测能力验证),并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SOP),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