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电磁兼容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7 23:51:15 更新时间:2025-05-06 23:51:1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7 23:51:15 更新时间:2025-05-06 23:51:1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电子设备的普及,助听器作为精密医疗电子设备,其电磁兼容性(EMC)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电磁兼容性指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既能正常工作,又不会对其他设备造成不可接受的干扰。助听器因需长期贴近人体使用,且可能暴露于手机、Wi-Fi、蓝牙等多种电磁辐射源中,其抗干扰能力和自身发射水平直接影响使用者的听力体验和安全性。因此,电磁兼容检测成为助听器研发、生产和上市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确保产品符合国际及国家相关标准,保障用户健康与设备可靠性。
助听器电磁兼容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核心项目:
1. 辐射发射测试:评估助听器在运行过程中向外界发射的电磁波强度,确保其不会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
2. 抗扰度测试:检验助听器在外部电磁干扰(如手机信号、无线电波)下的工作稳定性,避免因干扰导致功能异常或损坏。
3. 静电放电(ESD)测试:模拟人体或物体静电放电对助听器的影响,验证其抗静电能力。
4. 传导骚扰测试:检测助听器通过电源或数据线传导的电磁干扰水平。
为实现精准的电磁兼容检测,需使用专业仪器设备:
- EMI接收机:用于测量辐射发射和传导骚扰的电磁干扰信号强度。
- 信号发生器与功率放大器:模拟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磁干扰信号。
- 电波暗室/屏蔽室:提供无外界干扰的测试环境,确保数据准确性。
- 静电放电模拟器:生成可控的静电放电脉冲,测试设备抗静电能力。
- 人工耳与仿真头模:模拟真实佩戴环境,评估助听器在干扰下的音频输出质量。
检测需遵循标准化的流程:
1. 预扫描测试:在开放环境中进行初步筛查,识别潜在干扰频段。
2. 全兼容测试:在屏蔽室内按标准布置设备,依次进行辐射发射、抗扰度等测试。
3. 极限条件模拟:在极端温度、湿度下重复测试,确保环境适应性。
4. 数据对比分析:将实测结果与标准限值对比,出具合规性报告。
主要依据以下国际与国内标准:
- IEC 60118系列:国际电工委员会针对助听器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 FCC Part 15: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对电子设备射频辐射的规定。
- EN 301 489-3: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关于医疗设备的EMC标准。
- GB/T 17626:中国国家标准《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系列,涵盖静电放电、射频场抗扰度等测试方法。
- YY 0505-2012:中国医疗器械电磁兼容行业标准,明确医用电气设备的EMC要求。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