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吸光度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06:13:35 更新时间:2025-06-09 21:09:1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06:13:35 更新时间:2025-06-09 21:09:1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紫外吸光度检测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紫外光吸收特性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环境监测等领域。其原理是依据朗伯-比尔定律,通过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值,定量分析溶液中待测物质的浓度或判断其纯度。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非破坏性等特点,适用于蛋白质、核酸、药物、有机污染物等多种物质的检测。
紫外吸光度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蛋白质浓度检测(波长280nm,基于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吸收特性) 2. 核酸浓度及纯度分析(波长260nm,辅以A260/A280比值评估杂质) 3. 药物活性成分定量(依据特定特征吸收峰) 4. 有机污染物检测(如苯系物、酚类化合物) 5. 酶活力测定(通过底物或产物的吸光度变化)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实现检测的核心设备,其关键组件包括: - 氘灯/钨灯光源(覆盖190-1100nm波长范围) - 单色器(用于选择特定波长) - 石英比色皿(适用于紫外区检测) - 光电倍增管或CCD检测器 高端设备可配备温控模块、自动进样器和多通道检测功能,满足复杂实验需求。
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 标准曲线法:建立已知浓度标准品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 2. 直接测定法:利用待测物质的特征吸收峰直接计算浓度 3. 比值法:通过多波长吸光度比值评估物质纯度(如DNA的A260/A280) 4. 动态监测法:连续测定反应过程中吸光度变化(如酶动力学实验)
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标准体系包括: - ISO 11348(水质检测中紫外吸光法应用规范) - USP<857>(美国药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 - GB/T 9721-2006(中国化学试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 - ASTM E275-0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性能验证标准) 这些标准明确了仪器校准、样品处理、数据有效性判断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
注:实际检测需根据样品特性选择合适波长,控制溶液pH值和离子强度,并定期校验仪器基线稳定性与波长准确性,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