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油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6-04 08:51:04 更新时间:2025-06-09 23:50:5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6-04 08:51:04 更新时间:2025-06-09 23:50:5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轧制油是金属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艺润滑介质,主要用于金属轧制过程中的冷却、润滑和防锈。随着现代工业对金属制品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轧制油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设备寿命。轧制油检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良好的轧制油能有效降低轧辊与金属间的摩擦系数,减少能量消耗;其次,适当的冷却性能可以控制轧制过程中的温升,保证产品尺寸精度;再次,定期检测可确保油品性能稳定,避免因油品劣化导致的轧辊磨损和产品表面缺陷。此外,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轧制油的环保性能检测也成为重要内容,包括生物降解性、毒性等指标。
轧制油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理化性能指标和使用性能指标两大类。理化性能指标涵盖:粘度(40℃和100℃)、闪点、倾点、酸值、碱值、水分含量、灰分、机械杂质等;使用性能指标则包括:润滑性能(四球试验)、极压性能、腐蚀性(铜片腐蚀)、氧化安定性、乳化安定性等。针对特殊要求的轧制油,还需检测其环保性能,如生物降解率、重金属含量等。对于循环使用的轧制油系统,还需要监测油品的老化程度,检测项目包括总酸值变化、粘度变化、不溶物含量等。
轧制油检测需要配置专业的检测设备:粘度测定采用运动粘度计(如CANON-FENSKE粘度计);闪点测试使用闭口闪点测定仪;水分含量测定采用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酸值/碱值测定使用电位滴定仪;润滑性能测试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极压性能测试使用梯姆肯试验机或法莱克斯试验机;腐蚀性测试需要铜片腐蚀试验装置;氧化安定性测试使用旋转氧弹仪;颗粒污染度测定采用颗粒计数器。此外,还需要配备常规的实验室设备如离心机、恒温水浴、分析天平等。
轧制油的标准检测流程如下:1)样品采集:在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从油箱中部取样,避免从底部或顶部取样;2)样品预处理:将样品充分搅拌均匀,必要时进行过滤处理;3)检测顺序:先进行无损检测(如外观、气味等),再进行物理性能检测(粘度、闪点等),最后进行化学性能检测(酸值、腐蚀性等);4)具体检测方法:粘度测定按照GB/T 265标准执行;闪点测定按照GB/T 261标准;水分测定按照GB/T 11133标准;酸值测定按照GB/T 7304标准;四球试验按照GB/T 3142标准;铜片腐蚀按照GB/T 5096标准等。每次检测都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检测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
轧制油检测需要遵循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包括:GB/T 7631.5-1989《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 第5部分:M组(金属加工)》,GB/T 3142-2019《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四球法)》,GB/T 1995-1998《轧制油润滑性能测定法》,SH/T 0365-1992《轧制油》等行业标准。国际标准方面可参考:ISO 6743-6:2018《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L类)分类 第6部分:M组(金属加工)》,ASTM D4172《润滑液磨损特性标准试验方法(四球法)》等。针对特定金属材料的轧制油,还需参考相应的材料加工标准,如铝材轧制油参照YS/T 617.6-2007《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轧制油检测结果的评判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1)粘度应在产品标称值的±10%范围内;2)闪点一般要求不低于150℃以确保安全;3)水分含量应小于0.1%;4)机械杂质含量应小于0.05%;5)酸值增长不应超过新油的50%;6)四球试验的磨斑直径应控制在标准范围内;7)铜片腐蚀等级应不大于1b级。对于循环使用的轧制油,当关键指标超出控制范围时,应考虑采取过滤净化、补充添加剂或更换新油等措施。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评判标准应根据轧制材料(铝、铜、不锈钢等)、轧制工艺(热轧、冷轧)和产品要求进行适当调整,不能简单套用通用标准。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