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烟尘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25 08:49:03 更新时间:2025-07-25 00:37:3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25 08:49:03 更新时间:2025-07-25 00:37:3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焊接烟尘检测是工业卫生与环境监测领域的核心项目之一,对保障作业人员健康、满足环保法规要求具有关键作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含有金属氧化物(如锰、铬、镍等)、氟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成分,长期暴露可导致尘肺病、金属烟雾热、神经系统损伤等职业病。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统计,约15%的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与焊接烟尘有关。此外,焊接烟尘的排放还涉及PM2.5等细颗粒物污染控制,属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重点监管对象。该检测广泛应用于船舶制造、汽车焊接、钢结构加工等高危行业,既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强制性要求,也是绿色工厂认证的重要指标。
焊接烟尘检测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1. 烟尘浓度检测:包括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及细颗粒物(PM2.5)的质量浓度;
2. 金属成分分析:重点检测铅(Pb)、镉(Cd)、铬(Cr6+)、锰(Mn)等重金属含量;
3. 气态污染物:一氧化碳(CO)、臭氧(O3)、氮氧化物(NOx)等;
4. 物理特性
检测需覆盖焊接工位呼吸带(距地面1.5m范围)、车间通风口及厂界排放点等关键区域,采样时间应包含焊接高峰时段。 检测需采用以下专业设备:
1. 粉尘采样器:如GilAir-5泵配37mm滤膜盒,流量范围1-5L/min,满足NIOSH 0500标准;
2. 重金属分析仪: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或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3. 气体检测仪:便携式红外分析仪(如Testo 350)或电化学传感器;
4. 实时监测设备:TSI DustTrak气溶胶监测仪,可同步记录PM数据;
5. 辅助工具:风速仪(测定捕集风速)、温湿度计等。 检测流程严格遵循以下步骤:
1. 预采样调查:记录焊接工艺(MIG/TIG/手工电弧焊)、材料(碳钢/不锈钢/铝材)、防护设施等信息;
2. 采样点布设:根据GBZ/T 192.1-2007设置个人采样点(焊工呼吸带)和区域采样点;
3. 等速采样:使用冲击式采样头(如IO-370),保持采样流速与气流速度偏差≤10%;
4. 样品处理:滤膜需恒温恒湿(温度23±5℃,湿度50±10%)平衡24小时后称重;
5. 实验室分析:微波消解后采用EPA 6010D方法进行金属成分检测。 检测需符合以下国内外标准:
1. 中国标准:
- 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 国际标准:
- OSHA 1910.1000(美国职业安全标准)
- EN ISO 15011-1:2020(焊接烟尘采样与分析方法)
3. 行业规范:AWS F1.2:2013(美国焊接学会烟尘表征方法) 检测结果依据以下限值进行评价:
1. 职业接触限值(OELs):
- 总烟尘:TWA(8小时加权平均)≤5mg/m³(GBZ 2.1)
- 锰及其化合物:TWA≤0.15mg/m³
2. 排放限值:
- 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mg/m³(GB 16297二级标准)
3. 超标判定:
- 任何单项指标超过限值即判定为不合格,需立即采取工程控制(如局部排风)或升级个人防护(P100级防尘口罩)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检测仪器与设备
标准检测方法与流程
技术标准与规范
检测结果评判标准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实验室认可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关于我们
部分仪器
合作客户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