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纤维再生革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25 08:49:03 更新时间:2025-07-25 00:39:3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25 08:49:03 更新时间:2025-07-25 00:39:3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皮革纤维再生革作为一种环保型人造革材料,在当代皮革工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是以天然皮革纤维为主要原料,通过粉碎、混合、粘合等工艺制成的再生材料,既保留了天然皮革的部分特性,又具有原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的优势。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再生革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广泛应用于鞋材、箱包、家具装饰、汽车内饰等领域。
开展皮革纤维再生革检测具有多重重要意义:首先,通过检测可以确保产品符合环保要求,避免有害物质超标;其次,质量检测是保证产品性能稳定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终端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再次,规范的检测体系有助于建立统一的市场标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特别是在出口贸易中,严格的检测认证是突破国际技术壁垒的必要条件。随着欧盟REACH法规、美国CPSIA等国际标准的实施,对再生革产品的检测要求日益严格,这要求检测技术必须与时俱进。
皮革纤维再生革的检测涵盖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环保性能三大类指标:
1. 物理性能检测:包括抗张强度、撕裂强度、耐磨性能、耐折性能、色牢度、厚度均匀性、密度、透气性等指标。
2. 化学性能检测:主要检测pH值、水分含量、灰分含量、油脂含量、甲醛含量、六价铬含量等参数。
3. 环保性能检测:重点检测多环芳烃(PAHs)、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重金属含量(铅、镉、汞等)、偶氮染料等有害物质。
4. 功能性检测:根据产品用途,可能还需进行阻燃性能、抗菌性能、耐候性等特殊项目的检测。
进行皮革纤维再生革检测需要使用多种专业仪器设备:
1. 力学性能测试设备:万能材料试验机(用于抗拉、撕裂测试)、耐磨试验机、耐折测试仪等。
2. 化学分析设备:pH计、索氏提取器(测定油脂含量)、马弗炉(测定灰分)、紫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
3. 环保检测设备:原子吸收光谱仪(重金属检测)、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离子色谱仪等。
4. 辅助设备:恒温恒湿箱、标准光源箱、厚度测定仪、天平、干燥箱等。
皮革纤维再生革的标准检测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制备: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取样,通常需避开边缘区域,样品需在标准温湿度(23±2℃,50±5%RH)条件下调节24小时以上。
2. 物理性能测试:
- 抗张强度测试:按ASTM D2209标准,使用万能试验机测定
- 撕裂强度测试:按ASTM D2212标准方法进行
- 耐磨测试:按SATRA TM31方法执行
3. 化学性能测试:
- pH值测定:按ISO 4045标准,使用pH计测量
- 甲醛含量:按GB/T 19941-2005方法检测
- 六价铬测定:采用ISO 17075标准方法
4. 环保指标检测:
- 多环芳烃:按EN 14662标准进行GC-MS分析
- 重金属:采用ICP-MS方法测定
5. 数据处理与报告: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出具符合规范的检测报告。
皮革纤维再生革检测遵循的主要标准包括:
1. 国际标准:ISO 2418(取样)、ISO 3376(物理性能)、ISO 4045(pH值)等
2. 国家标准:GB/T 16799-2018《家具用皮革》、GB/T 19941-2005《皮革和毛皮 甲醛含量的测定》等
3. 行业标准:QB/T 2888-2007《再生革》、QB/T 2711-2005《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抗张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
4. 环保法规:欧盟REACH法规、RoHS指令、美国CPSIA等
5. 行业组织标准:IULTCS(国际皮革工艺师和化学家协会)相关测试方法
检测结果的评判需依据产品用途和相关标准进行:
1. 物理性能评判:如家具用再生革的抗张强度应≥8N/mm²(QB/T 2888),鞋用再生革的耐磨性能需达到规定转数无明显磨损。
2. 化学指标限值:pH值应在3.5-7.0范围内,甲醛含量≤75mg/kg(直接接触皮肤类)。
3. 环保安全要求:18种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含量≤30mg/kg,铅含量≤90mg/kg,六价铬不得检出。
4. 综合评定:所有检测项目均需符合相应标准要求,单项不合格即判定为产品不合格。对于出口产品,还需符合进口国的特殊要求。
5. 分级评定:部分指标可根据实测值进行质量分级,如A级、B级等,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