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噻呋钠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25 08:49:03 更新时间:2025-07-25 08:37:1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25 08:49:03 更新时间:2025-07-25 08:37:1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注射用头孢噻呋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广泛应用于兽医领域以治疗动物细菌性感染疾病。由于其在畜牧业中的高频使用,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动物用药安全、药物残留控制及公共卫生安全。若药品中存在含量偏差、杂质超标或稳定性问题,可能导致治疗失败、耐药菌产生甚至食品安全风险。因此,对注射用头孢噻呋钠的严格检测是保障药品质量、符合兽药GMP规范及国际药典要求的必要环节。检测范围涵盖原料药及制剂的关键质量属性,包括含量、纯度、溶剂残留、无菌性及热原等核心指标。
注射用头孢噻呋钠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1. 含量测定:检测主药成分的百分含量,确保符合标示量(通常为90.0%~110.0%); 2. 有关物质:包括工艺杂质、降解产物(如头孢噻呋钠异构体、脱羧产物等),需符合单杂≤1.0%、总杂≤3.0%的标准; 3. 溶剂残留:检测生产过程中可能残留的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 4. 无菌检查:确保注射剂无微生物污染; 5. 细菌内毒素:控制热原物质含量(通常需≤0.17 EU/mg); 6. 水分测定:通过卡尔费休法检测水分含量(一般≤2.0%); 7. 溶液澄清度与颜色:验证制剂溶解性能及稳定性。
核心检测设备包括: 1.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紫外检测器,用于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分析; 2. 气相色谱仪(GC)或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GC/MS):检测有机溶剂残留;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测定; 4. 细菌内毒素测定仪(如动态显色法鲎试剂仪); 5. 无菌隔离器或超净工作台:配合薄膜过滤法进行无菌检查; 6.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 7. 稳定性试验箱:用于加速稳定性及长期稳定性试验。
以含量测定为例,典型检测流程如下: 1. 样品制备:精密称取头孢噻呋钠对照品和供试品,用流动相溶解并定容; 2. 色谱条件: - 色谱柱:C18反相柱(250mm×4.6mm,5μm) - 流动相: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 6.0)(25:75,v/v) - 流速:1.0 mL/min - 检测波长:254 nm - 柱温:30℃ 3. 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理论塔板数≥2000,分离度>1.5; 4. 定量分析:采用外标法计算主峰面积,根据对照品浓度确定供试品含量。 有关物质检测需采用梯度洗脱法,关注保留时间外的杂质峰积分。
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 1. 《中国兽药典》2020年版:明确头孢噻呋钠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2. USP-NF(美国药典):参考头孢类药物通用检测规范; 3. ICH Q3A/Q3B:关于杂质鉴定与控制的指导原则; 4. GB/T 31742-2015: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 5. 农业农村部第250号公告:兽药中非法添加物质检查要求。
检测结果需满足以下要求: 1. 含量测定:标示量的95%~105%; 2. 有关物质:单个未知杂质≤1.0%,总杂质≤3.0%; 3. 水分:≤2.0%(卡尔费休法); 4. 无菌检查:薄膜过滤法培养14天后无微生物生长; 5. 细菌内毒素:≤0.17 EU/mg; 6. 溶剂残留:丙酮≤0.5%、乙醇≤0.5%(GC法检测); 7. pH值:注射用水溶液应在4.5~7.0范围内。 若任一项指标超出限值,需启动OOS(超标结果)调查程序,排查工艺或储存环节问题。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